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294章:轮船

第294章:轮船(2/2)

目录

一个副作用是:厂房里总是热气腾腾的,冬天还好,到夏季就要改善通风。

效果最明显的是轧钢机,有了强大的动力,轧钢产品丰富起来,特别是蒸汽机大量需要的钢管,在品种、质量、产量都提高了,基本上满足了眼下的需要。

需要蒸汽机的地方太多了,因此在各方面的应用正在全面铺开。为此建设了专业的蒸汽机制造工厂。

有了铁路更需要蒸汽机车,就是火车头。可是从无到有研制火车头谈何容易?最乐观的估计至少要一年的时间,所以马拉火车现在还要用。

铁轨和火车车辆同样建设了专业的工厂,因此工厂数量在迅速增加。

刘璎知道,意义更为重大的是纺织业,因为棉布直接用于民生,需求量特别的大,纺织业可以急速地膨胀对社会经济有

巨大的促进作用。历史上发生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蒸汽机给纺织业提供了动力的结果,所以为纺织机械提供动力是重要的一环,不能忽视的。

刘璎亲手建立的纺织机械技术机构已经制造出此时最先进的纺织机,蒸汽机将为新的纺织机提供强劲的动力。

铁路和火车解决了陆地上的运输,在大海上就是船,机器动力的船就是轮船。现代的轮船大部分还是蒸汽动力的,但是那是另一种蒸汽。蒸汽机分为两大类:活塞式的和轮式的。

现代的轮船主要是使用蒸汽轮机,活塞式的已经很少了。现在刘璎设计的是使用活塞式蒸汽机,因为现在的制造水平低,他没的选择。

刘璎正在为蒸汽机动力的轮船设计构想,他在画示意图,他一边画一边思考。最费心思的是如何能顺利实现,减少失败的可能。因为他现在拥有的制造技术还是太初级,用现代的眼光看,还是太原始落后了。

刘璎也不是闭门造车,他也多次找船厂和机械加工厂的工匠们商讨如何实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同时也是给技术工匠们思考锻炼的机会。

他正在画图的时候刘诠来了,看到书房里那么多的纸和图,刘诠说道:“你又在琢磨什么新东西呢?”

显然,刘璎经常琢磨点新东西已经习以为常了。

“哦,三叔来了,请坐,请坐。菊花,快上茶!”

菊花是他的丫鬟,刘璎生活上喜欢简单,不讲究繁琐,所以到现在他只有这一个伺候他的丫鬟,不过是茶水吃饭,整理房间。

刘璎对他三叔说:“三叔,我是在琢磨:我们现在有蒸汽机的动力了,可以用在火车上,为什么不用在船上呢?机器动力的船会跑得更快,不受风向的影响。如果用于商船会就会跑得快拉的多。您想想:如果我们的军舰去掉风帆,采用蒸汽机,这将会怎么样?

那样的战舰是不是更强大!”

刘诠:“对,是这个理儿。海上炮战中,风帆目标最大,最容易损坏,没有了风帆就少了负伤的机会,当然就更强了。哦,我看你画的这个水车轮子就是在水上行走的吧?这办法好!”

从刘璎画的图就能看出原理了,可见其道理简单,容易理解,不需要解释刘诠已经看懂了。

这是因为刘璎设计的轮船,驱动船只前进的机构不是螺旋桨,而是像陆地上水车那样的大轮子,在船的两侧一边一个大水车轮子。那轮子转起来,就像船只的两只脚,在水里就能走了。

刘诠:“我看这个轮子比水车轮子小了不少,它外面还加个罩子,看着新奇,也挺好看的。”

这两个轮子直径有两米,与普通水车比较,是小了不少。之所以选择小尺寸是杠杆原理所致。轮船上的轮子不能太大,直径越大,杠杆力臂越长,就越吃力。

刘璎说:“是比水车小了不少,咱们工厂里用的水车的轮子都很大,直径都在四五米以上,以前我在大陆上还看到过十来米的。特别是水流不大的小溪,大的水轮容易推动,所以就做得很大。我们的水轮作用是相反的,所以水轮越大越吃力。”

刘诠说:“我看懂了,船只装上水轮子,用蒸汽机转动它,水轮的叶片推动水流,就像划桨一样船只就向前走了。”

正是道理简单,所以看着图,刘诠就明白了这个机器船的原理,确实没什么高深的,一看就懂。

可是现代的人都知道轮船不是那个样子的,都是采用在船尾的螺旋桨推动。那么刘璎为什么设计成这个样子呢?

当然刘诠提不出来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不知道螺旋桨是个什么东西。

刘璎之所以这样设计,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制造的难度,这种轮子的结构制造难度小,用此时的技术容易成功。

——end——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