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225章:清津

第225章:清津(2/2)

目录

……

在船上就能看到不远处有城墙,城楼子看着雄伟漂亮。

古代里不是每个地方都修城墙的,只有县以上的城池才有城墙。因为各级官吏都“守土有责”,并且要与城池共存亡。政权,也就是官府衙门最低到县一级,所以城池就到县城这一级。低于县城的地方除非特殊的关隘都不会有城池,至多是民间修建的土围子,用于防御土匪的。

那么清津这个地方有城,就只有两种可能了。一是曾经设县,二是重要关隘。不管什么原因,都说明此地的重要性。

苍龙号没有装卸货物的需要,也就无需停靠码头,放下小船让人员登岸就行了。展七雄带上几个人,登上码头,到城里看看,了解民情也是他的任务之一。第二个任务就是找铁矿,还要带回去铁矿石。

船上的水兵也可以上岸,他们要排顺序,轮流上岸。

进了城,城里还很热闹,人来人

往的人很多。展七雄这些人知道金人,但是不等于熟悉金人,毕竟没有在金人的社会里生活过,所以他们在这里看到那么多的金人还是很新奇的。

这里有金人,也有高丽人和汉人,这里所说的高丽人和汉人指的是独立于金人之外的。换个说法,他们不是金人的奴隶。也就是说,金人的奴隶中也有汉人和高丽人,那些人的身份是包衣,是奴才,当然服饰发型就要随着金人了。

汉人、高丽人、金人的服饰都有区别,最大的区别还是发型。像日本人剃头一样,金人也是剃头的。不过现在还是清朝之前的两百多年,还不是剃脑门前部,后脑勺梳辫子的那样。而是剃掉头顶,两侧和后面都留头发,于是梳辫子的花样就多了,一个辫子的、三个辫子的都有。汉人的习惯只有女人才梳辫子,所以展七雄等人都看着新鲜。脸上长着大胡子,后边有辫子,看着就不伦不类的。

展七雄问通事:“你懂金人的话吗?”

通事摇摇头:“不懂。”

“那今天再找一个通事吧,各种人混杂的地方,找个通事也容易。”

刘璎给他们更主要的任务是寻找铁矿石,如果确实有品位高的矿石就可以设法开采,运往北竿岛,解决矿石来源问题。

古人都是在矿山办矿场,就地炼铁,目的是减少运输运输成本。作为现代人的刘璎知道中国的钢铁产业就是大量的进口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甚至从南美进口铁矿石。不远万里运回来冶炼。古代人绝对没有这么干的,都是在矿石产地炼铁。这是观念和眼界的问题,只要矿石品位好,水路运输成本很低,还是划算的。对于刘璎来说,当然不仅仅是如此,还有一个避开官府耳目的问题,毕竟钢铁是朝廷盯紧的专营资源,既有

巨额利润,又是重要的军事物资。

展七雄一伙人在城里到处转,他们主要关注卖铁器的铺子,只要见到了就进去搭讪,目的就是找铁器商品的货源地,也就是矿场。古代里小矿场还是比较普遍的,因为人们需要铁器就会有人炼铁、开采铁矿。

机会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家卖铁器的铺子里得到了需要的信息。这店铺里的伙计是汉人,说话倒是方便了,免了翻译,只是南北口音有差异,大家都向着官话靠拢也能方便交流。

展七雄用手指敲着一个铁锅说:“这口锅不错,你家的货物蛮好的。”

商铺伙计当然愿意听恭维的好话,有了好的开头,就建立了交流的气氛,在话语中设法打探需要的信息。

展七雄问:“这么好的铁器是你们自家出产的吗?”

伙计:“客官,不是的,我们的货都是从矿场直接买进来的,包您好用。”

这一句话很关键,因为展七雄需要找的就是矿场,找到矿场就找到了铁矿石。

“你能带我去矿场看看吗?”

听客人这么说,那伙计不吭声了。做生意嘛,货源也是重要的商业机密,怎么能随便告诉别人呢?

这时,里间的门帘挑开,出来一个人,脸上微微带着笑容。那伙计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掌柜的。”这就表明了来人的身份。

展七雄:“哦,是掌柜的?不瞒掌柜的说,我们是中原人,做高丽和日本人的生意,从大陆贩运铁器路途遥远,就不如在这边开矿场的好。如果掌柜的能帮忙,我们定会有酬谢。”

“哦,原来是为这个。”

他的店铺是卖货的,展七雄自称开矿场,他们之间就没有利益冲突了。同时,开矿场的多,他进货就会更便宜,反而对他有利,所以气氛立刻就缓和下来。

——end——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