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火铳(2/2)
什么是流水账?就是厚厚的一个大账本,按日期循序,发生一笔记录一笔,看似条目清楚,可是从头看到尾,越看越糊涂。刘璎懂得这些,但是也不
必去纠正,古人都这样记账,人家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学问呢,何必跟他们叫真?自己能看明白,能抓住重点就行了。
账本子一大摞,粗略地过一遍就是半天。刘亚辰和杨九铭被问的直冒汗,他们心里不得不佩服大少爷。家里主事的大爷(刘谨)都从来没这么查过。
到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贪墨不规矩的行为,作为家仆奴隶他们没胆量贪污,他们对主人的忠心是不能怀疑的。这可不是现代里上下级的关系,而是主人和奴隶的关系,从心里奴隶就不敢做非法之事,如果对主人不忠,那可是身家性命的大问题。这就是他们从小就接受的伦理道德教育。
半天时间,刘璎还是宜粗不宜细的查看了一遍,心中有底了。综合各处看,财物状况良好,能动的现银大约有三千多两。
对于刘家来说,三千两是个小数目,不算什么。要知道,船队出海一次就是接近万两的收益,特别是那次俘虏海盗船所缴获的黄金白银就有一万八千两之多。
可是财富仅仅是账目上的,绝大部分都是货物,也包括房屋土地等不动产,所以,偌大的家业能拿出来的现银就不是很多。
他对杨九铭说:“杨九铭,你马上筹措出两千两的银票,待我回福州的时候送过来。”
杨九铭:“是,我回福州就办。”
折腾了半天,总算没有大的差错,刘璎还留他们吃了午饭。饭后刘亚辰提起来一件事。
刘亚辰说:“大少爷,购买火铳的事我想跟您说说。”
“哦,有什么问题吗?”
“是这样,近来火铳不大好买了,还有,我们买来的火铳不能用的越来越多,报废的就只能当废铁。现在护卫队的人越来越多,需要的火铳就多,现在已经不够用了。小的想请示您,这东西不复杂,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制造呢?”
首先是,这个问题为什么是刘亚辰来提?而不是展七雄、钟靖
安,也不是郎狗窝、韩宝贵。
展七雄、钟靖安是使用火铳的,缺了就找刘亚辰要;改造和修理火铳的是郎狗窝;在外面去购买火铳的是刘亚辰。因此,找不到货源着急的是刘亚辰,而不是其他人。
刘璎说道:“我们一直是购买火铳,其实不光是火铳,刀枪盾牌箭矢也是买来的。你是咱刘家的人,应该知道为什么是买,而不是自己造吧?”
“大少爷,小的真不知道。”
刘璎想一想也是,他与父亲叔叔们都议论过,可是下人未必知道。再者说,大家族里对奴仆下人管理极严,没有敢瞎议论嚼舌头的。
刘璎说道:“好吧,那我就告诉你:我们可以织布、造农具、锅碗瓢盆、造船、造车,但是不能造兵器,咱们在包家寨卖箭杆,可是不敢卖箭头。这都是一个道理,民间买几支火铳很平常,可是谁敢造火铳呢?因此,咱们一直都是买,而不是自己造。
“你可能要问,我们不是造大炮了吗?是的,这是因为海岛上山高皇帝远,我们躲开了官府的原因。如果没有来到海岛,是不敢造大炮的。正是这个原因,我们今天可以造大炮,同样也可以造火铳了。你听明白没有?”
“大少爷,小的懂了,刚才是我莽撞了,还请大少爷原谅。”
“罢了,罢了,知道了就行了。正像你说的那样,现在我们既然可以造大炮,当然就能造火铳,你去找韩宝贵和郎狗窝,你们商量着办。”
……
其实火铳不好买首先是国家正处于战争状态,生产枪炮的能力小,可是需求量大,正所谓是供不应求,所以最终还是海外来的洋枪洋炮更容易买到。
购买西洋货要通过中间商,在福建的中间商中就数郑家最大。可是由于郑家对刘家的防范,这比如买大炮,还不是郑家从中作梗吗?
刘璎明白这一层,但是这些话不是能跟刘亚辰他们说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