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202章:神机炮

第202章:神机炮(2/2)

目录

刘诠想想说道:“这个炮有什么特别之处啊?”

刘璎:“就是因为现在的大炮太没准头,我才想到做这个炮,我就是为了打得准,要它百步穿杨,指哪儿打哪儿。当然了,能不能做得到就要看今天的测试了。”

刘诠:“哦,有这么神?让我想想。”

过了一会,刘诠一拍掌,说道:“有了,它这么神就叫神机炮好了。”

刘璎鼓起掌来,说道:“三叔起的名字好,对,就叫神机炮了。”

刘诠说:“你说的大口径炮,也得有个名字,叫新红衣大炮好了。”

刘诠不习惯什么大口径小口径

的,还是喜欢老名字。

“好,按三叔说的办。钟靖安,你记住,这个炮从今天起,就叫神机炮。150大炮叫新红衣大炮。”

“是!”

人们也都注意到了:这三门炮的样子差不多,区别是炮管不一样长,分别是:一米、一米二、一米四。从性能说,当然是越长越好,倍径越大,炮弹获得的初速就越高,就能打得远打得准。所以刘璎希望最长的炮管能够经受住考验,这是有可能的。

炮管长度是有根据的,是刘璎计算的结果,比如,一米四炮管的倍径是42,勉强够加农炮的标准。一米二和一米长的炮管就只能算榴弹炮的标准了。

炮管的材料是铸钢,如果与其他的大炮材料相比,肯定是最好的。才研制成功的150毫米炮的炮管是锻铁的,当然没有铸钢的好。如果能有锻钢当然更好,可是没有轧钢就没有轧制的无缝钢管,所以只能采用铸造。

实验先试射程,看能打多远,靶场前方一直到对面的海边上都插着标志旗子,放了警戒哨。现在确实不知道它能打多远。

现场指挥还是钟靖安,他请示道:“三爷,大少爷,可以开始了吗?”

刘璎看看他三叔,刘诠笑着说道:“这儿的事归你管,我只是站在这儿看。”

刘璎对钟靖安说到:“可以,马上准备。我们这些人都要退远点,安全还是要注意的。”

旁观的众人都向后退,站到远离炮位的高处观看,更远处还聚集着一些看热闹的。靶场是有警卫的,闲人不让靠近,但是也没禁止他们在远处观看。其实这些也不是外人,大多是有关的工匠,是参与制造的工匠,所以才知道今天试炮的事情。海岛闭塞不容易走漏稍息,保密措施就不那么严格。再者说,古人信息传播速度很慢,绝没有互联网什么的,也不会有手机拍照片、视频转发。总之,在这些安全保密问题上不必过多操心。

习惯了大炮的炮手们心情更是不同,与笨重的大炮相比,这种炮小巧玲珑,比虎

蹲炮还轻便,两个人就可以抬着走。还有操纵火炮的手摇轮,毫不费力就可以灵活转动炮口。

之所以用手摇轮操纵,第一是避免火炮的后坐力伤人,开炮的时候人体不能接触炮管部分,毕竟这是炮,不是机枪,爆发力还是很大的。第二是为了方便移动炮口,可以微小准确调整,精确瞄准。

炮位上和远处都有通信兵打旗语联络,然后炮声就响了。与上一次试炮一样,也是先实验炮的最大射程,看看能打多远。三门炮的炮口都是扬的高高的,为的是打得更远。

这一次炮弹小,它也不爆炸,观察弹着点还有点麻烦,谁也不知道它能打多远,很可能找不到。好在远处都插着旗子,那是炮击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找还容易些。

果然,打了两炮报靶的都没看到,炮弹打飞了。

最后一门炮的炮弹找到了,距离竟然有三里(1500米)多。这是最短炮管的那门炮打的,炮管一米。人们不难判断,前面的两发是更长的炮管打出去的,应该更远,那就是落到海里了。岛屿太小,打靶的前方四里之外就是大海了。当初也没有想到能打这么远。

刘璎找来打靶指挥钟靖安,告诉他,给前面的观察哨配望远镜,往海面看。

钟靖安说:“报告大少爷,前面的观察哨有望远镜。我马上传大少爷的命令,告诉他们注意观察海面。”

钟靖安的胸前就挂着望远镜,护卫队还有一个望远镜,前面观察哨用的就是那一个了。

这边的人群里有好几个望远镜,刘诠、刘璎、展七雄都有,他们也都端在眼前观看。

后面再射击就看到了,炮弹落入水面会激起水柱,反而更容易发现了。

测试的结果是:一米四的炮管打得最远,竟然接近五里(2500米)。一米炮管最近,也有三里多。

……

还有一个可喜的测试结果:增加装药量做破坏性试验,几个炮管都没有损坏的。这说明炮管的强度足够。

接下来是准确度的验证。

——end——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