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外贸兴旺(1/2)
展七雄的船队回来了,刘诠是跟着船队的,也一同返回。刘璎带着岛上几个头目在码头上迎接。
“三叔您好!这一趟走了两个多月,您辛苦了!”
船靠码头,刘璎赶紧问候。刘诠看着还很精神,也没见消瘦,说明他船上的生活还凑合。
刘诠说:“好,好。出去一趟长了见识,我很高兴的,没什么辛苦。高丽人说话咱们听不懂,穿衣戴帽也不同,其实仔细看跟咱们这也差不多……嗯?这是什么?”
他说着话就看到钟靖安和张重二胸前挂着的望远镜,他没见过,当然感到新奇。
刘璎让张重二把望远镜递给刘诠,说道:“这物件叫望远镜,可以看得很远。三叔您试试?”
“是吗?怎么用,你做个样子。”
刘璎拿过来做演示,拿掉镜头盖子,把三节镜筒拉开,举到眼前调试,说:“就这样,对着远处看。”
然后再交给刘诠,刘诠照着样子看,一看就吓一跳:“啊!有这么神奇?”
结果迎接的场面变成了欣赏望远镜,在惊叹声中刘诠和展七雄都轮流看新鲜。
刘璎说道:“三叔别急,我给您留着呢,有您一个。”
然后对展七雄说:“也有你的。”
听到此,刘诠和展七雄才放下望远镜,既然有自己的,心里就踏实了。
其他人只能听着,眼巴巴的看着,都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心里要告诫自己:别有非分之想。此时的社会是分等级的,每个人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其实现代里讲究人人平等,实际上也未必。
船队回来钱财货物都要交割清楚,展七雄去忙他的事了。
……
到第三天刘璎才把展七雄找来,询问这次出海的情况。
从高丽带回来的货物主要还是粮食,刘璎问:“给山东城阳留下粮食了吗?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展七雄:“回大少爷的话,尊您的令,我们给城阳商铺留下一千石粮食。陆掌柜的说山东缺粮很严重了,稻谷
已经是二两一石了,正是高价的时候。陆掌柜的说:这一千石太少了,很快就会卖光。他要我多留下一些,我没敢自作主张。”
城阳商铺掌柜的叫陆文利。
刘璎:“哦,你做的对。城阳的铺子是第一次大量出售粮食,市场上还不摸底,每个地方都会有本地势力的利益。数量少一点就是摸摸当地的情况,避免突发冲突,总之是为了商铺的安全,不能眼睛光盯着赚钱。这一千石粮食起码能缓解城阳县的粮荒。陆文利定的什么价?”
展七雄:“我告诉他了,说是您定的,按市价给经销商让一成利。陆掌柜的说:一成利太高了,半成利已经便宜他们了。我训斥了他,告诉他必须按大少爷的指示办。”
稻谷市价二两,让一成利就是两钱银,批发价一两八钱,陆文利的是想卖一两九钱。
刘璎说道:“下次去了你告诉他,我们这么做是为了不惊扰市场,还要适当压低市场的粮价。你想啊?粮商一两八进货,他们买一两九钱就获利不小,所以他们就会压价出售。还有麻袋的事情告诉他啦?”
展七雄:“大少爷您嘱咐的事怎么敢忘了呢?我是盯着他办的,高丽的麻袋我都带回来了。”
装粮食的麻袋上面都有字,他们是从全州买入的粮食,麻袋上就会盖着“全州”字样的印(高丽也用汉子)。换成山东本地采购的麻袋,盖上刘家商铺的大印,这是隐藏粮食来源的意思,目的还是不要惊扰了市场和官府。那些空的高丽麻袋可以粉碎,添加新麻重新织麻袋。
刘璎让他们这样做是谨慎小心,循规蹈矩。
刘璎又问:“高丽国铁矿的是可有眉目?”
展七雄:“我带去的工匠四处去打探,打探到的矿场也有好几处,铁矿石也带回来一些,我看着品相一般,明天我让他送过来吧。”
为了找高丽的铁矿,专门带去一个有经验的工匠。听展七雄如此说,恐怕是没找
到好的矿。高丽是多山的王国,矿藏不会少,并且他们同样需要铁,同样有大小矿场,但是未必能达到刘璎的理想。刘璎的目标是找到矿石品位好,产量大的矿,还要便于装船运输。
刘璎说:“好吧,你让他明天过来,我当面问一问。还有,这一次你进的货物有没有铜的物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