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189章:准备出海

第189章:准备出海(2/2)

目录

由于战乱,并且主要战场就在全国的粮仓江浙地区,所以全国普遍缺粮,粮价暴涨。在江浙一带还好,一石稻米的价钱也超过一两五钱了,北方已经有突破二两的了。

注:正常的价格应该在七钱银上下。

白银的基本单位是两。是16两1斤的两,1两等于10钱,1钱等于10分。

展七雄说:“城阳的铺子是买了一块地自己盖的房子,地皮有十亩,很宽绰,足够建粮仓的。”

这个铺子是展七雄经手建的,所以他很清楚。

粮仓建筑不是普通房屋,它的要求是遮风、挡雨、防潮、通风等,有高规格的也有简易的。

最简易的要建一个高台地基,周围有柱子,堆积袋装的粮食后,四周用芦席围挡,依靠绳子和柱子固定芦席,顶部用稻草做防雨的屋顶。

由此可知,这种仓比房屋简单的多。

既然建粮仓就要有保护的人员,要防雨、防火、防盗。

刘璎说道:“在山东是头一次卖粮,就不要太多了,给他们留下一千石吧。不要管你们买入的价

格多少,出售的价格按照当地粮价降低一到两成出售,要给经销商留出余地,最终零售的粮价略低于市价即可。注意不能定价太低。”

一千石是个数字,在实际中它是个什么概念呢?要形象化才好理解。

先说一艘船能装多少粮食。一千料的船相当于五百吨的排水量,也就是说船体加上货物总量不能超过五百吨。一般的说载货重量是排水量的百分之四十到六十,简化计算就是一半,那么一千料的船可以载货250吨。一石等于120斤,合60公斤,1000石就是60吨。大约是一艘船载重量的四分之一。考虑到船舱一般不会装太慢,那就是少半船的粮食。

从粮仓角度看,如果相当于一间房子大小的粮仓,粗略计算可以存储约20吨粮食。那么1000石的粮食就需要三个粮仓。

再说一千石粮食的社会价值。古代人口稀少,一个县大约有一千户到一万户之间。每户一个月至少要消耗一旦米。由此可知,在缺粮的情况下,一千石米可以让一个县维持一个月。由此可知,中国的市场巨大,这一千石粮食对局部有影响,在更大的范围内,影响力微乎其微。

最后说商业利润。假如从高丽购入价格是七钱一石,批发价一两七钱,则毛利一两,一千石就是一千两的毛利。利润很可观了。

……

刘璎所说“不能定价太低”,就是防止“谷贱伤农”,也是避免对当地市场造成冲击,避免影响当地粮商的利益,这是稳重的策略。

按照此时高丽国和国内的价格,他们有接近一倍的利润,也是很赚钱的生意了。

展七雄:“大少爷,要不要给陆掌柜的留下几个兵呢?”

他这是考虑粮库的安全了。

刘璎:“可以,留下四五个就够了。你告诉陆文利,卖

粮食是长久的业务,让他在当地招收壮丁。”

只要建立一个销售点,销售量就会逐渐扩大,只要有钱赚,就会有商人上门。刘璎是希望缓解粮荒。

最后刘璎说:“哦,还有个事你记住,告诉陆文利,让他在本地采购麻袋,出去的粮食都要换麻袋。”

“是。”

现代里粮食袋子上有商标,古代没商标但是也有字,高丽的麻袋上就有“全州”等字样。换麻袋的意思就是隐蔽粮食的来源,换上自己的商铺标记,避免别人猜忌。

刘璎说:“我想到的事情就这么多了,你们的出海准备要细致,有什么事情尽量预先都想到,比如说:突然遇到麻烦应该怎么响应。你去忙吧,到你出发的时候,我给你们送行。”

……

刘璎来北竿岛的另一个事情是制造火炮,这件事也是最耗费时间的。

原计划是制造两种火炮:大口径的和小口径的。从技术难度来说,小口径火炮难度更大,试验制造的时间更长。看清楚了这一点,刘璎现在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大口径火炮的制造上,以便早出产品,早装备到舰船上,提高战斗力。

这个时代铸造的大炮,主要零件就一个,就是炮筒子,这个炮筒子的后膛是封闭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这样的结构无法加工,当然古代也没有加工能力。所以炮膛铸造成什么样就是是什么样了,是无法改变的,只能手工打磨一下完事。

刘璎想改善炮的性能,最重要的就是炮膛了。如果炮膛可以加工,无论炮膛的平直度、圆度、均匀度都能得到本质上的改变,简单说,炮膛的内壁被加工成标准的圆柱形。这样的炮肯定会有本质的飞跃,不但打得远,也能有一定的准确度,而不是靠碰运气。

这就是这一次改进的基本思想。

——end——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