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183章:车床

第183章:车床(2/2)

目录

刘璎知道,要想明确找出原因就需要显微镜,而且是高倍的才行,在显微镜下可以分析金属的细微结构。现在当然没办法,只能凭着经验去分析,或者叫“猜”。猜到什么问题再去想办法纠正。

看来还要研制显微镜,虽然

做不出高质量的光学玻璃,差一点也凑合,有,总比没有强。

刘璎拿着金属块琢磨,好长时间不说话,问题确实难“猜”。

过一会刘璎说:“现在还能在炼一炉吗?我看看。”

韩宝贵说:“回大少爷的话,要下午了,午饭后就差不多可以出炉。”

刘璎:“好,那就等一等。这样吧,现在我们去看看合金钢所用原料的加工。”

他说的原料就是炼制工具钢所需要的特殊原料。工具钢有很多种,本质上是合金钢,就是添加了其他的原料。

刘璎对冶炼是外行,但是现代工业圈子里混的人,还是有基本知识的。至于加入什么原料好,按现在的条件说,是有什么就算什么,如果指定某种矿物,古代人不懂,当然就找不到。说“有什么就用什么”是没办法的办法。

现在有什么稀有金属呢?镍、铬、钴等品种还是有的,工匠们也知道。比如说,古代造铜钱、银钱、喝酒的壶等等的,就掺杂这些金属。古人这么做不是掺假,是为了求得更好的品质,当然添加的是微量。古人还是很讲究信誉的。

刘璎说要看的就是指这些特殊原料。

在准备材料的场地他看到筛选粉碎的原料,场地也很干净,似乎挑不出来什么毛病。

刘璎耐心地等到了下午,到现场观看。他所看到的都是按照他交代的方法去做的。

工匠们先把定量的添加原料加入到氧化钵中,然后倒入铁水、吹风,工匠通过滤镜片观察火候。炼好的钢水倒入砂型中,这就是工具钢的成品了。

自从有了玻璃也为炼钢炼铁提供了深色的滤光镜,就是玻璃原料中加入染料。通过不同颜色的滤镜片观察铁水,可以间接判断温度和碳的含量。这样一来,虽然没有先进的分析仪器,也可以大略掌握冶炼的质量。

刘璎看到的这些过程没发现什么毛病,于是

他对韩宝贵说道:“你的试验先停一停,容我想一想。”

然后刘璎郁郁不欢地回到自己的住处,他的脑子里可没闲着,一直在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他对机械加工、制造的很多方面都很清楚,有的方面也可以称为专家,可是很遗憾,他对冶炼、热加工他只是知道大概的原理,基本上是外行。

下午到晚上他也没出去,就闷在自己的房间里。

到晚饭的时候,刘谨和刘诠他们回来了。刘璎依然与父亲三叔在一起吃放,说话,可是刘谨也看出他有些不对,老是走神。

刘谨问:“璎儿你有什么不顺当的事吗?还是哪儿不舒服?要不要找大夫来看看?”

刘璎答道:“父亲,没什么事,是炼铁场那边的试验有些不顺当,是我思虑过重了。”

刘诠说道:“这可不好,凡事不可太较真。要不吃完饭我们出去练一套拳,活动活动。”

刘璎高兴地说道:“好,很长时间没跟三叔练拳了。”

有亲人陪着就是好,他和刘诠练了一套拳,身体活动开了,心情也舒畅了。

……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思绪太重了,做梦都是炼铁炼钢。

做梦还真的解决了问题。

原来的方法是,只有炼工具钢的那一小部分才加入特别的原料,因此没有往高炉里边加。刘璎想到,这种办法会导致冶炼不充分,造成质地不均匀。

那么如果直接往高炉里加原料,这一炉铁水又不能都去炼工具钢,浪费了比较贵重的原料,为了得到合格的工具钢,也是应该的投入,浪费就浪费吧。

如果要把这一炉铁水都炼成工具钢则原来的氧化钵太小了,这就需要一个类似于现代里转炉那么大的氧化钵。再者说,即便不需要那么多的工具钢,但是马上就要铸造大炮,这也需要更多的钢,也必须要设法解决氧化钵的容量问题。

——end——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