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168章:全州

第168章:全州(2/2)

目录

全州平原的名字也很有趣,它叫做“湖南平原”。可千万不要误会为中国的湖南,朝鲜的地名很多跟中国是一样的,全州就是,中国也有全州,例子太多,看看地图就知道了。

高丽国多山,平原少。它有三个大平原,最北边的是大同江流域的平原,平壤就在那里。中间部位的是汉江流域,汉城(首尔)就在那里。最大的,也是气候最好的一个就是上面说的湖南平原,它是锦江流域,全州是它的中心。

展七雄小船队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全州,他们在这里要完成主要的货物交易

做生意首先要有个场地,除非是给目的明确的客户送货,可以不需要场地,把货送去就行了。现在的情况是第一次来,那就需要交易的场地,总不能在码头摆地摊吧?何况全州的码头距离全州城还有几十里呢?

得到场地也有两个办法,比较简便的是找一家合适的代理,他们有现成的商铺,可以陈列出售商品。麻烦一点的是自己建立商铺。

以后高丽国是经常要来的,那当然是自家的商铺更好,因此还是下功夫建商铺,多耽搁几天也值得。

在高丽也有不少汉人,展七雄雇用了一位通事(翻译),带上经理等人去了全州城。

“经理”是什么人?船队出去为的是经商,所以船上有一整套管理货物的人,有总管,类似于商铺里掌柜的,有账房,也有管仓库货物的,可以统称这些人叫经理人。

还好,运气还不错,他们买到了一处普通的宅院,好在它附带着一块空地,能够扩展院子。缺点就是偏僻一些。展七雄买来是要做铺面的,可这是一处住宅,不在闹市,但是有场地就比没有强,将就吧。

暂时改建一下,把临街的院子改做铺面,在本地人中招收伙计,同时去找官府办理印信执事(执照)。

其实官府的许可就是收税,只要纳税交钱就什么都好办。

好酒不怕巷子深,他们带来的货物好,同时让船上的水手们临时充当伙计,到热闹的商业区去宣传,就是撒传单。

传单当然要写高丽文字,其实汉字在高丽同样通用。汉字和高丽文字的区别是:精通汉字的是精英阶层,高丽自己的文字被更多普通人使用的。朝鲜文字的正式名称叫做“训民正音”,它实质上是拼音文字,只不过写成类似汉字的样子。

商铺的大掌柜的人选是早就准备好的,叫姚谦,他要留下来主持这里的生意。

刘家放到外地的经理人员不少,像姚谦这

样放到国外的还是头一份。在外面任职的人一是要定期轮换,二是可以带家眷。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派到外面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在全州的商铺里刘家人只有姚谦一个,其余的大小伙计都是雇用本地人,现在已经招来两个了。本地人里上过学的都懂汉语,区别是程度不同,他们招收伙计当然要选懂得汉语的。传单就是让他们写的,不过是罗列商品,指明商铺的位置,当然不会有现代印刷的宣传品那么漂亮,管用就行。

卖货的情况还算好,这有两个因素:首先是全州地区经济发达,是高丽主要的农业区,因此人口众多,购买力很强,相对于琉球而言是天地之别。第二个因素就是货物好,特别是以锻铁为招牌的铁器,很受欢迎。

他们带来的大宗货物首先是有特色的铁器、工具、农具,性能好,质量好,特别是铁铲,很快就成了热门货。此外还有布匹、丝绸、瓷器,也有从琉球采购的香料。

贸易嘛,卖出货物还要采买当地特产,有卖也有买。

商铺掌柜的姚谦向展七雄进言:“展爷,此地的稻米便宜,而且比我们那里的米好吃,小的以为我们可以大量采购带回去定会卖得好价钱。”

其实不用他说,刘璎早就提醒过,高丽和日本国的稻米都很好,贩运到大陆来都是上等货。特别是大陆上多年的战乱造成的粮荒,就更需要进口粮食。

就这样,他们船舱里都装满了稻米,当然也会有其他特产带回来。比如出产于日本海的特色鱼虾,有名的高丽参和药材等等。高丽人的碗筷都是铜的,这是因为那里铜矿多,这些铜制的物品也便宜,当然也会采购一些。

还有就是赚取的银两了。

与琉球相比高丽与中国经济往来更加密切,大宗的银两可以直接使用银票了,银票携带特别方便。

展七雄的船队满载而归。

——end——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