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164章:买船2

第164章:买船2(1/2)

目录

现在有了玻璃,可这是给苍龙号和军事用途准备的,刘璎现在就没打算用玻璃赚钱。原因无他,就是要低调,不要给家族惹祸,刘家的老爷子刘基还在朱元璋那里呢,张扬起来不是要了老爷子的命吗?

展七雄看到苍龙号的驾驶舱装上了玻璃窗,看着就舒服多了。前窗是上下两排玻璃,排得整整齐齐的,正面就显得特别亮堂,还干净利索。站在驾驶舱内,四面视野开阔,心情别提多舒畅了。

安装玻璃窗的不光是驾驶舱,还有船尾的舵舱,甲板下一层、二层的舱室都有窗户,原来是关上窗户就要点灯,现在每个窗户添加一个可拆卸的玻璃窗,室内就亮堂多了。

因为汽灯制造难度大,暂时不能更换船上的照明灯,但是可以考虑给灯装上玻璃罩子。

现代的人们都知道,玻璃可以制作很多形状的制品,做个灯罩并不难。

其原理是:玻璃并非晶体,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中,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是可塑性很好的软胶质状态,由此可以方便地加工成各种形状。比如,最简单的可以使用模具铸造成型。

可是现在才刚刚把玻璃生产出来,目前有平板玻璃已经足够好了,刘璎又不想作为商品赚钱,先凑合着吧。因此就没有下功夫做灯罩子。

现在的办法是给灯做个木头框架,镶上平玻璃,也等于是把灯放在玻璃盒子中了。同样可以解决问题,这样的灯比以前的可是亮堂多了。

还有船上所有的火铳点火盒子全部装上玻璃,这样一来,盒子里面的引火物看得清楚,还可以避风雨,这就成了全天候的武器。

看到船上的这些变化,水手们都很惊奇,天下哪儿来的这么好的玻璃呢?他们不能想象这是人力制造的,还都以为是无价

之宝呢。就这么用到窗户上,灯上和火铳上是不是大材小用了呢?这也太糟蹋珍宝了吧?

总之,一个简单的玻璃产品,却给苍龙号以很大的改变,并且这种改变都是很有实用价值的,都是为了增强战斗力。

……

刘璎让谢十三去买船,他办事还挺快,不到二十天的时间他就物色好了一艘商船,他赶紧向刘璎禀报。

他说:“大少爷,我找了几家,也看了好几条船,物色到一条合适的。什么时候领您去看看?”

刘璎说:“你先大致说一说。”

谢十三:“是这样,这艘船有一千两百料,是本地最大的船了。下水只有一年多,走了两趟南洋,应该算是新船。它的船主遭了官司,家境败落,没办法,只好变卖家产。”

刘璎:“哦,是这样。要不然这么新的船也不至于卖呀。价钱如何?”

谢十三:“他们说一料一两,这船一千两百料就要价一千二百两,小的我看着这个价钱便宜,当即就说要了,还付给他二百两算是定金。您看我是不是太冒失了?大少爷,我是看着太便宜了,怕有别人捷足先登,因此付了定金,也拿了他的文书。”

按谢十三所说的情况,这船价格是便宜的。也是船主急于出手。谢十三预付了定金,那一定是看好了,怕错过机会,先下手为强的意思。

刘璎:“你做的对,那船不远吧?现在就走,带我去看看。可是我提醒一件事,船主家遭难,咱们不知道内情,也帮不了什么,但是切记不可有乘人之危的念想。”

谢十三:“是!我记下了。”

谢十三领路,刘璎跟着去看船。这一行不光是他们两个人,还有两个船场的老工匠,当然刘璎的常随小雨和张重二两个也跟着。

平时外出的时候刘璎带一个

常随的时候多,可是现在市面不太平,所以两个都跟着。

的确不是很远,他们走过几个码头就到了。

这里是福州的港口区,大小码头特别多,刘家的船场不就有一个吗?

“大少爷请看,就是前边的那一艘大船。”谢十三手指着远处水里的一艘船说。

那艘船很大,是这里见到的船只中比较大的,看外观还是中国船只的传统构造,没有苍龙号那么新颖好看。它现在没靠码头,而是停在远处,就是所谓的锚地。这是因为这艘船现在没有货物装卸,自然不会占据码头的位置,所以停在不远处,若有人上船则有他们家的小船摆渡。

谢十三找来小船,一行六人乘坐小船靠上大船。这种摆渡刘璎是熟悉的,经常坐船的人都经历过。

大船上有绳梯或者叫网梯,就是粗绳子编织的网。船工抓住绳梯,小船上的人一个一个地爬上大船。

除非大船靠码头,否则都是这样上下船,现代里也是这样。当然有设备先进的,装备有升降梯使用。

爬绳梯的时候刘璎就注意看了,侧舷的木料能看出来还是新的。

站在船上接待的是船东家,是个年轻人,应该不是家主本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