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真是好船(2/2)
这是训练,不会没完没了的炮击,一共打了五轮,三门炮总共打了十五发炮弹(铁疙瘩)。
岛上有检查靶子的人,这边停止了炮击,那边就检查靶子。用旗子发信号报告,说打中了两发炮弹。这成绩已经很好了,在实际的海战中可不能指望十五发命中两发,当然实战的条件比现在更艰难。
指挥舱内有展七雄和二副张兴,还有一个信号兵。就面对这三个人,刘璎对炮击训练给出了简短的点评,这三个人都恭恭敬敬地站着。
他说:“今天打靶还不错,算合格吧。我看了你们的指挥,也看见了炮手的操炮动作,都能合乎规定,忙中没有混乱,按照操典执行,这是最可贵的。我没有仔细计时,感觉开炮的速度不够快,这是动作拖拉所致。只有多训练,才能在残酷的
战斗中坚守规矩。面对血腥的战场还能忙而不乱才是最好的军队,才能在战斗中取胜。今天我好话说的多,你们切切不可骄傲,否则,在实际的作战中会吃苦头。”
他没说打准打不准的事。
展七雄带头说:“谢大少爷教诲,我们一定加倍努力,练出更好的兵。”
说罢,这三人都躬身施礼。刘璎摆摆手,说:“继续训练吧,后面是什么科目?”
展七雄:“回大少爷的话,是操控风帆,利用侧风和顶风航行。”
刘璎:“好,继续吧。”
苍龙号掉头向东航行,向远海方向驶去。此时风向是北风,冬天嘛北风多。船向东走,就是侧风。风帆利用侧风还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刘璎已经感觉到了船身的倾斜,这是风力的作用。
刘璎问道:“展七雄,这个方向就是向大洋深处去了,这条航路你熟悉吗?”
刘璎为何有此一问,这里有个航海的常识。为此还要啰嗦一句航海的知识。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在大海航行的船只,其选择的航线,在沿途上必须有参照物,否则容易迷航。茫茫的大海上,迷航可不是玩的,搞不好就是船毁人亡。即便现代里科技那么发达,这个原则依然被坚守。所以,航路大多是沿着大陆,或者不间断的岛屿。
刘璎不熟悉这里的地理,不能确定前方有没有岛屿。如果没有岛屿岂不是有迷航的危险?这就是他发问的原因。
展七雄:“回您的话,我们在这里行船很多天了,四周的大海里都熟悉了。由此向前大约40里有个双岛,是紧邻的一对岛礁,岛上地势高,老远就能看到。”
听展七雄如此说刘璎就放心了。他看看太阳的位置估摸着时间,
想测算一下航速。
没有钟表真是个大麻烦。古人也不是那么笨,大型的海船上是有计时器具的,也有经纬仪、指南针等等,以确定方位时间。刘璎所在的驾驶舱里就有这些器具。计时的器具叫“滴漏”,就是一个竹筒子,刻度线,表示时间。古代有个词汇:“待漏”,就是等待着、看着滴漏等时间的意思。大臣们早起上朝,等着皇上出来,看着滴漏。这就叫“待漏”。
大海上行船颠簸的厉害,好在刘璎也是久经考验的了,不会晕船。
大海上风力足,苍龙号的风帆设计先进,所以船像是离弦之箭飞速前进。看着船头劈开海浪快速向前,那个感觉还是很爽的。苍龙号真是一艘好船啊!不过船快风也就更大,冬天的寒风吹进驾驶舱这个五风楼,棉衣都被吹透了。
时间不长,展七雄回头对刘璎说:“大少爷您看,前边的黑点就是双岛了。”
刘璎努力向前看,他看到了远处有个黑点。还是距离太远,实际上应该是两个黑点,两个岛礁嘛。
刘璎心中暗暗吃惊,他约莫的时间也就是十多分钟,能走出这么远了吗?
他不由得问:“展七雄,你看滴漏了吗?”
就是问他记没记时间。
展七雄一愣,用手捅了捅旁边的张兴,张兴当然也听到了大少爷的发问,于是他说道:“回大少爷的话,离开靶场是巳初二刻(就是上午9点半)。”
实际操控船只的是二副,展七雄忘了记时,二副是不能忘的,并且他还要记录在案,就是航海日志,这是规矩。展七雄是船老大,在这个问题上粗心一点也不算失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