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139章:军港

第139章:军港(2/2)

目录

在一处坡度比较缓的海岸,靠岸边有一颗碗口粗的小树。船只选择在这里靠近了岸边,船夫悠起来带着铁钩子的缆绳,猛地抛出去。那铁钩子四面都有钩爪,一下子就抓住了小树。船夫用力收绳子,船就稳稳地向岸边靠过去,搭上跳板,人就可以上岸了。

做水手的有个基本功,就是抛缆绳,不但抛得远而且准。船靠岸都要抛缆绳,岸上的人接住缆绳,把缆绳拴在缆桩上。这一套动作必须干净利索,一次完成,否则就不是合格的水手。

刘璎等人登岸的位置是哪个小岛。

这个小岛的名字叫“长岐岛”,日本国有个地名:长崎,与它同音。当然了,此时他们几个人还不知道这个名称。

小岛是丘陵地形,不是很高,也不难行路,行路的障碍就是杂草和树木。海岛上的草长得很高,有的比人都高,这是气候温暖和雨量充沛导致的。所以展七雄等人就走在前边用树枝木棍拨开杂草,成语“披荆斩棘”说的就是这个场景。

这个小岛太小了,约莫着方圆五六里的样子。他们一行人很快登上小岛的最高处,在这里看到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

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地形呢?

说奇怪是小岛与北竿岛的连接部分,那是一个窄窄的走廊,又像是人工修建的堤坝,连接了两个岛而成为一体。于是在堤坝的两边都形成了海湾。北面的海湾,就是他们的船进来的海湾。其入口狭窄,更像个湖泊。南面的海湾,是更大,更开阔的海湾,形状是敞开的,

像个喇叭口。并且不远处还有两个岛礁,岛礁也有屏蔽风浪的作用。

这世界真奇妙,大自然更是鬼斧神工,到哪儿去找这么好的天然良港?

南面开阔的海湾适合于做商贸港口,来往船只进港方便,也有开阔的锚地,可以停泊众多的船只。

北面的小海湾入口窄小,内部也不大,它适合于做军港,密闭性、安全性都有保障。

这样评价北海湾有什么道理吗?我们举个例子:

你知道著名的旅顺口吗?它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在现代里它是大连的一个区,可是历史上旅顺成名的时候还没有大连呢!

在清代,号称远东第一的北洋舰队的母港之一就是旅顺,北洋的另一个母港是威海。后来俄罗斯和日本国在旅顺反复争夺,日俄战争最关键、最残酷的战役就在旅顺口,双方死伤超过十万。日军占领旅顺后,清朝廷把旅顺割让给日本国,也就是说这里成了日本的国土。日本人把这里称为“关东州”,并在这里建立了军队叫关东军,这就是二战时赫赫有名的关东军。

在此多说几句话,以说明这段历史:

当时是俄罗斯入侵占领了整个东北,从黑龙江一直到辽宁南端,清朝把自己的老家丢了。清廷知道:俄人占领的土地有吐出来的吗?为收复失地,赶走俄人,清朝自己没能力,于是求到了日本国,当然要许以好处。日本人以十万人的代价把俄人赶到了长春以北,收复的土地交给清朝廷,作为报酬,清廷则割让旅顺口给日本国,日本人则定名此地为关东州,是日本国的一个州,在此地建立的军队就叫关东军。

好了,简单几十个字说说罢了,继续我们的故事。

……

旅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有一个天然良港:旅顺口。

旅顺口港湾入口处的宽度只有三百米左右,两边都是山。里边的港湾

是个椭圆形,方圆两公里,也是非常小的。这种地形非常难得,它就成了一个密闭的军港。此外,旅顺口的北面是很高的山(叫鸡冠山),在山上架设的大炮可以控制旅顺口周围的海域。

这些优良条件让它成了中国北方一个优良的海军基地。

刘璎看到的北竿岛北面的海湾简直就是旅顺口的翻版,所不同的是,周围没有太高、太险要的山,海湾面积更小。

刘诚没有军事常识,但是他也能看出这是优良的港口地形。他也很兴奋地对刘璎说:“璎儿,看你很高兴的样子,是不是因为找到了好港口呢?我看这里也不错,在岛屿的环抱中,船只可以躲避风浪。下功夫建设一番,可以做出海贸易的基地了。遗憾的是这里太荒凉,几乎没有人烟,粮食、蔬菜等等的都要到大陆上采购。”

刘璎说:“咱们来海岛的意思就是躲避官府嘛,所以偏僻一些才好。这里确实缺少物资,什么都缺,但是我们搞贸易做买卖还怕缺物资吗?缺粮就卖粮,缺什么都可以买。至于蔬菜可以自己种植,这里能生长草木就能种菜。”

刘诚:“我也是看好这里。可是我们的人迁移到这里,眼下就要虑及码头、房屋,还要平整土地。还有更重要的是水源。我看了,这附近没有湖泊,不知道岛上其他地方有没有。如果没有湖泊就要打井,可是井水是讲究水脉的,要找个风水先生来看看。”

刘诚到底年长了几岁,知道水源的重要性。大海上不缺水,可是缺淡水呀。没有淡水可怎么生活?

这一句话提醒了刘璎,他想到很多问题,可是竟然忽略了水源,还以为这是大陆上吗?到处都有水,河水、湖水、井水都是水,只要不是沙漠就不会缺水。可现在是在海岛上啊?而且是很小的岛,水源就不能不考虑了。

——end——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