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造船(2/2)
哦,刘璎想起来了,刚才自己说今天累了,这让展七雄犹豫,是不是继续说,显然他还有事。
刘璎故意的振作一下坐直身体,说道:“有事就说吧,我不累。”
展七雄:“呵呵,其实也没什么大事。看大少爷的意思咱们这边的船厂将来还要造大船,还有独轮车什么的工场作坊也要增加出产,这样一来铁料用的会越来越多,从老家那边运过来总是不方便。我以前就对您提起过,是不是在福建这边也开个矿场呢?我没别的事,就是希望大少爷考虑这个事。”
展七雄说话也是犹犹豫豫的,因为他的身份是奴仆,自己可以有见解,但是绝对不能有教训主人的嫌疑。他不知道的是刘璎不会计较这些,在现代人的眼里没有主子奴才之分,人人都是平等的,此时刘璎只是适应环境而已,社会如此,他也不能坏了规矩。
因此,刘璎并没有异样,还是很自然的说:“你说的这个事我记着呢,你想的对,我们自己有个就近的矿场当然便利。家父的犹豫是担心泄露机密。你也是知道的,咱们的矿场里有不少好东西,都是独门技巧,也是生财之道,家父的担心不无道理。其实细想起来,即便有些技巧泄露出去也不见得是坏事。比如说我们用吹风的办法来代替搅拌的办法生产熟铁,这个技巧不是从廖凯的矿场泄露出去了吗?现在使用这个办法的已经很多了。因此现在市面上的熟铁已经比几年前多了,价格也便宜了。这不是天下人都受益吗?天下富足对每一个人都有好处,这其中也包括你我。”
展七雄:“是,是,您有怀天下之心让小的我敬佩。我是想只要能在这边办矿场就方便我们使用铁料,我已经使人去寻找了,这边大小矿场很
多,总能找到。只要老家大爷能点头,这边的事情都好办。大少爷,其实我们在这边出产锻铁也是可以的,只要管住人,技巧的机密一样能保守。”
锻铁就是球墨铸铁,这是刘璎给起的名子,很贴切,又避免“球墨”两个字让人不懂,这两个字还有泄露机密的可能。
刘谨等刘家人很看重锻铁,认为是了不得的偏方窍门,更是生财之道,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像对待祖传秘方那样来保守机密。其实刘家矿场里新技术还不只有锻铁,其他还有一些,比如使用焦炭。正是因为担心泄露机密才是不愿意在外地建立矿场的原因,总之就是保守。
刘璎也不好自作主张,父亲的话不能不听,现在的刘家还轮不到刘璎做主。他的父亲爷爷都在,更主要的是他还年幼,长幼有序的伦理他还是要遵守的。所以他现在就想出一个变通的办法,那就是在福建的矿场不使用自家的新技术,就近开一个普通的矿场,可以方便得到所需的铁料,免除翻山越岭用驮马运输。
这个主意他已经写信问父亲了,还没回信,可是刘璎知道父亲会同意的,只要不泄露秘方就没问题。
刘璎对展七雄说道:“你继续找矿场,确定之前你要亲自去看,要查看矿石品位如何?出产如何?还有交通、工匠生活是否便利等等。价钱到不必计较,多花点钱没什么。矿场确定后就招收冶铁工匠。”
展七雄:“是,一定照大少爷说的办。您歇着吧。”
说罢,他恭敬地行礼,转身出去了。
……
刘璎的目光一直盯着海外,要出海的第一步就要有船,买船当然便利,只要有钱,买船更方便。但是也需要自己造船,特别是有特殊功能的船,比如战船还是需要自己造。
为了造大船,在船场里一直在收集储存木料,其中最重要的是适合做船只龙骨的木料,就是船体的骨干,作龙骨的木料要足够长,直径足够粗
,材质要坚韧。
动力锯也准备了三台,在一个工场里有一个以上动力锯的还是头一个,因为大船需要的木料多,需要提高型材的加工能力。
此外还新建一个织布作坊,专门生产用于风帆的布匹。还有一个专门生产绳索的作坊,出产船用的棕绳。
以风帆为动力的船,需要大量的绳索,而且是特别结实牢固的。
总之,为制造大船做了一系列的准备。
与展七雄谈话后的第三天,刘璎不上学,按约定,展七雄带着新招收来的五名造船工匠来见刘璎,一同来的还有船场主事谢十三。谢十三是包家寨船场的头,被刘璎带来福建的,现在是这里船场的主事,就是厂长。
新来的这五个人都是造船的大工匠,按现代的话说,是技师或工程师,是船厂的技术骨干。他们中的两个是阿拉伯人。
这些人见到刘璎,知道他是主人的身份,因此他们站成一排给刘璎施礼,就是作揖。他们不是刘家的奴隶也就用不着下跪。两个阿拉伯人也懂得汉人的礼仪,除了相貌不同,其他的真看不出什么出奇的。
在泉州有不少阿拉伯人的移民,他们长期生活在中国,有的甚至是第二代了。这些人就不会有语言障碍,汉语说的很好,说的是泉州本地方言。他们也都懂得汉语文字,读写都没问题。语言文字都没有障碍就方便了交流了。
刘璎是有准备的,他已经准备了三份图。这些图有国内使用的船,此时有代表性的就是陈友谅的战舰了。也有西洋船,还有一份是大航海时代的战舰,因为大航海时代还没到来,这式样有些超前了,阿拉伯人也未必见过。
至于更先进的现代军舰就不要想了,现在没有动力,蒸汽机都没有,完全靠风力,所以现代船只的式样肯定不适用。
看着这些图,一个阿拉伯工匠脱口而出,说:“这不是商船,是战舰!”
是的,刘璎要的就是战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