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客居(2/2)
刘璎对展七雄说:“展七雄,照二爷说的办。我用的宅子大小均可,能住下十来个人就可以了。”
“是,大少爷,小的尽快办。”
刘璎问杨九铭:“银钱上可方便?”
杨九铭连忙起身答道:“方便,方便,不会误事的。”
福建这边不缺银钱,只要有人做主,使用银子没问题。
此事议妥,继续喝酒。
过了一会刘诚似乎想起什么,他说道:“咱们的家人在这边的也不少了,也有有家室的,他们的家都在南田,也不能搬过来,可是长久分局毕竟不便。所以我看能不能寻一块地皮,建一处便宜的大院子,作为客居之所,并派人专门管起来。可以比照此地房租,折一半收取,以作管理维修之资。璎儿看可好?”
刘璎
:“还是二叔想的周全,等我们稳定下来,马上买地皮盖房子。”
展七雄:“是,是,我预备着。”
旁边的杨九铭听了很是感动,站起身来,向刘诚叔侄行礼,说道:“在下谢二爷和大少爷,有东家的仁厚体恤,在下唯有尽忠尽责报答东家之恩。”
这个杨九铭不是家奴,只能算依附于刘家的雇员,是自由人的身份,就像林三八一样的,所以他称呼刘诚为东家。
刘诚所说的客居就是类似于公寓的住宅,居住功能简化,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即可。这样一来房屋造价就降低了,房客的租金也低,适合于临时居住。比如,建一个大杂院,可以容纳十几户,二十几户人家。指派一个管理者,收租金,兼管维修和维持秩序。
对于类似杨九铭这一类人来说,就有了接来家眷的可能。他们不需要购买房屋,比租住民房又便宜许多。
这些人都是年轻力壮正当年,生理问题不能正当解决也容易出问题,同时也有违人伦。这是他们的迫切需要,所以杨九铭才特别的感谢家主的仁慈之心。
扩展说,还有更多的底层工匠伙计,比如船场里边就有工棚,那就是给工匠住的。如果有便宜的客居,他们同样可接自己的家眷过来。这的确是个善举。
……
展七雄给主人办事当然会很上心,只两三天的功夫,他就找到了几处可以考虑的宅子,刘诚刘璎都去相看了。有一处比较理想就定下来了。
他们看中的这处宅子不大,只有两进,从规模和房屋规格上看属于极普通的人家,丝毫没有奢华之处。房屋建筑只有四五年,基本上算是新房子,不需要做
大的维修改造,省工,更重要的是省时间,马上就可以入住。最可取的是房屋占有的土地宽绰,周围有很大的空地,可以按需要扩建。
此地并非城镇,建筑稀少,像这种四边不靠邻居的宅院很多。
刘诚一家人口不多,二进内院做家眷起居,前院除了安置仆人门房护卫,还可以腾出一间见客的客厅,功能精巧齐全。
刘璎对刘诚说道:“二叔,我看这处很好,好就好在随时可以把二婶他们接过来。如果有什么不如意的,还可以扩建,扩成三进四进的院子很容易,在西边也可以建一个小花园。此外,买这一处连我的住所也解决了,院子东侧空地很大,可以再盖一个院子做我的居所。等秋天了容易找壮丁的时候再开工,反正我一个人也不急,随便住在哪里都方便。”
刘诚频频点头,他也认可。他说:“这院子比起我们老家的房子是显得寒酸一点,好在有落脚之处。东院还是马上动工吧,你也需要安稳的居所,其它改建扩建可以从缓。不过你父亲嘱咐我了,你的学业不可荒废,你弟弟珞儿到这里也要上学,我这几天就给你们找塾师,学堂可以先安置在我这院子里。”
刘璎:“是,让二叔费心了。”
从这院子的格局看,如果刘璎与二叔家同住,就只能住在二门内,与他二婶、堂弟们在一起,这显然不方便。因此刘诚也没说同住的话,在房子盖起来之前刘璎只能暂住别处。
船场里展七雄所住的院子就很好,那里房间还很多,五间正房可以全部腾空给刘璎使用,卧室客厅书房都解决了,办事情还方便。其他的都好安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