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不战而屈人之兵(2/2)
武装家丁和庄户壮丁各有三十多人,全部集中起来,并分派了任务。包家寨村子太小,只有一条以码头为中心的街。现在这条街上闲人很少。
听着不时吹响的军号声,让村民们都很紧张。
“这是怎么了?”
“出什么事了?”
村民们都互相询问,虽然没人告诉他们到底出了什么事,大家都感觉气氛不同。家家都把小孩关在家里不许出去
街上日夜有人巡逻,每次一个伍,轮流值班。他们都穿着鸳鸯战袄,虽然战袄的颜色不一,可看着也整齐。有扛着红缨枪的有扛着火铳的,也有手执盾牌的,很威武的样子。这些当然就是给来犯之敌看的,意在让他们知难而退。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入夜了,村里的紧张气氛依然。码头的前方不远处,原本有两盏航标灯,这几天都没有点亮。本村的村民都知道,只有从那两盏灯中间穿过才是到达码头的航道。在航标
灯的外侧都是暗桩,那些暗桩是护庄队打的,小船也不能通过,更不要说大船了。
到了午夜(半夜12点),一条速度很快的小船从远处归来,在码头上靠了岸。这是一条冲锋舟,船上有四人划桨,速度就很快。
这就是派出去的哨探船,船一靠岸,为首的一人快速登上码头,迅速向刘家宅院方向跑去禀报敌情。
“三爷,有四艘船过来了,像是奔着咱们村子来的。”
做侦查的船不可能靠得很近,但是基本可以判定就是来自吴兴的船。正常商旅或民间的船,很少有夜间行驶的。他们半夜到来,又是四条船,嫌疑很大。
敌情真的来了。
刘诠使人去叫醒大哥、二哥后就疾步直奔码头。在码头附近的一个瞭望地点他遇到了刘德财、杨六军和范七勇几个护庄队的头头。此时当值的是范七勇,不当值的也都闻讯赶来。
“三爷,打不打?”问话的是范七勇。
“等等,不能太莽撞。现在只是怀疑,并不能确认是吴兴肖家的船,打错了可就麻烦大了。即便就是吴兴的船,他们并没有表现出恶意的行动,我们先动手就没道理了。通知各处做好准备。”
是啊,说他们来寻仇那都是自家的判断,现在还没有动手的理由。再者说,刘谨已经有话在前,那就是尽量的和平解决,能大事化小是最好的。这不是懦弱,而是刘家自保的需要。
刘诠说“各处做准备”,那是因为六十多人的护庄队并不是完全集中在一处,而是分散于好几个地点。重点的有三处:一是刘家的宅院,因为那里就是敌人的第一目标。第二是码头处,人员都在码头
附近的作坊里。就是造船和制造独轮车等货物的作坊。第三处是刘德财家的东杂院,那里是护庄队的集合地,那里有十几个人,其作用是机动兵力。刘家的重武器是三门虎蹲炮,这三个地点,每一处都配有一门炮。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火铳。刘家是比较重视火器的,配备的就比较多。
范七勇问道:“三爷,吹军号吗?”
军号是最便利的传令工具。这三个地点距离都不远,都在村子里,军号一吹都能听到。但是现在敌人在明处,自己在暗处,如果军号一响就等于告诉敌人,我这里有准备了,也就失去了对敌打击的突然性。这是范七勇请示的原因。
刘诠道:“吹!吹军号传令各处准备作战!”
此时吹军号的作用与街面上巡逻的兵丁作用相同,都能起到震慑敌人的作用,其目的都是想避免打斗和流血。
滴滴答答的军号声立即响起来,在寂静的夜间格外嘹亮。
那四艘船距离已经不远,自然能听到军号声。船上的人都惊异不小。
“这是什么声音?”
“像螺号又不是螺号。”
这些人都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声音,虽然蛮好听的,可是他们心中有鬼,这号音就像是催命符。他们夜间来就是为了突然袭击嘛,现在没有了突然性,大家都同样在明处。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在人家的家门口他们外来人显然处于劣势了。
“四爷,怎么办?”
肖仁杰大排行老四,所以称他为四爷。
肖仁杰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莽撞有余而谋略不足。现在的情况明显与事先谋划不同,面对变化他有些乱了方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