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114章:有情况

第114章:有情况(2/2)

目录

不过他的这想法毫无根据,他只是看到工尺号谱外观而自然的联想而已。

接下来,刘璎把能记得的号谱都吹一遍,刘诚一一记录。这几个现成的号谱可以做创作的模板了,特别是那个激昂的冲锋号,让刘诚印象深刻。

在编写号谱的过程中,刘璎和刘诠也都学会了识谱,就是工尺谱。记录乐谱就那么几个音符,加上节拍,也没那么复杂,只要有人指点,很快就能学会。

第一批十几个号谱很快都写出来了,刘诠找一个家丁做专职的号手,开始学习。当然还

要让其他的护庄队成员都学习听,能分辨不同的号谱命令。用军号来传达指挥命令便利又快捷。

刘诠管着刘家的武装,他知道军号的重要作用,又使人去买了铜料,又定制了几把军号备用。

那号手对军号兴趣正浓,他也很骄傲,军号成天挂在腰间,睡觉都抱着。生怕被别人抢走。有空就找僻静处对着大山练习,军号吹的越来越好听。

十来天后,起床号、集合号等常用的号音开始使用了,于是包家寨这个小山村不时的就传出军号声,给山村来了一片新鲜的生机。

……

至正24年六月初。

这一日午饭后,正在庭院里散步消食的刘谨见丫鬟月儿快步走来,她对着刘谨微微下蹲行礼,说道:“大爷,前院传话说林三八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长房只有这一个丫鬟还是最近新添的。

她说的林三八就是和刘春雨一同逃回来的那个林豁牙,他现在是刘家设在巨浦镇的篾匠作坊掌柜的。巨浦镇距离包家寨四五十里,走水路是多半天的行程。午饭才过他就赶到了,可见其行动之迅速,定是有急事才这么匆忙。

“快传他进来,我在堂屋等他。”

“是,大爷。”

刘谨回到堂屋坐定后林三八就快步走进来,他进入堂屋见到刘谨拱手施礼:“大爷好!我有紧急消息禀报。”

林三八是自由人的身份,不是刘家的奴仆,所以他不需要行跪拜大礼。身份不同,礼节就不同。

林三八豁牙说话漏风,我们在文字上就忽略了。

刘谨也拱手回礼,说:“请坐下说话。”

毕竟地位不同,林三八没有坐客位,而是在下手的一个方凳上坐了。

“何事这么紧急?”

林三八:“昨天有

四艘船在巨浦码头停靠,船上人很多,并且都是精壮汉子,他们有几个人上岸后多方打听包家寨,还有人甚至问到了我们的篾匠铺。非常可疑。”

“什么?怎么会问到了咱们的作坊里?”

“是的,我也是奇怪,反问来人,为何问到我们的铺子里来,是有人指引吗?那人回答说:问问有何不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应该说此人有些莽撞了,无目标,无防备,也不怕引起别人的怀疑?

刘谨问:“他们都打探什么?”

林三八:“回大爷的问话。来我们铺子里的那人因为话不投机,没说什么就走了。我觉得此事蹊跷,于是就关了铺子,我们几个人全部出去打探消息,也到码头上看了那四艘船。按我们打探来的情况,他们到处问的是去包家寨怎么走?再就是包家寨可有姓刘的士绅家族?包家寨是多大的村子什么的。”

刘谨:“你可注意这些人的口音可是外乡人?”

“我听着是外乡口音,但是我不会分辨,不过有人说他们是江苏口音。”

刘谨:“哦,你说有四条船吗?他们有多少人?船上可有货物?”

林三八:“回大爷话,我们铺子里的几个人都轮番去码头看过。这四条船也算是大船了,两条是客船另外两条是货船,可是船上没有货。船上的人数不好数,看着人不少,船上总有人上上下下的,我估摸着至少超过四十人,只能多不能少。并且都是精壮汉子,穿着的是短打扮,完全不像是商人。因此镇子上的人也有些害怕,都不敢靠近。”

刘谨站起身来走到门外:“月儿!”

“奴婢在,大爷有何吩咐?”

“你去把二爷、三爷找来。”

“是!”

——end——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