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104章:火攻

第104章:火攻(1/2)

目录

张定边带着三艘战舰孤军冲入朱家舰队列阵中,被朱家军十几艘船包围,形势危急。这就像陆地作战中,几个亡命勇士孤身杀入敌阵一样,被敌军团团包围,那基本上就没活路了。

常山赵子龙为了救阿斗,在长坂坡孤身一人杀入曹营。这情景也只有浑身是胆的赵云能,他斩杀数十名敌军将领,还全身而退。那是奇迹,是不可复制的奇迹。

张定边有赵子龙的本事吗?难道张定边是赵子龙附体?穿越而来的赵子龙?是浑身都是胆的赵子龙再现?

他身陷重围,孤军深入,实在勇猛无比!

为了鼓舞士气,给士兵做典范,他仗剑屹立于船头,指挥他的战舰猛冲猛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榜样士卒们都拿出勇气竭力而战。人心齐泰山移,张定边竟然斩杀多员大将杀出重围,然后义无反顾地直奔朱元璋的旗舰杀去。

这戏码真正秒杀长坂坡。

朱元璋看见突然而至的敌舰也是慌了手脚,急令后退躲避。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坐船(旗舰)转舵太急,搁浅了!搁浅就是船底碰到了湖底地面不能动了,关键时刻这等于引颈受戮。

浩瀚的鄱阳湖里为什么会搁浅?湖毕竟不是大海,水浅的地方很多,朱元璋的旗舰应该是最大的船,大船急转弯,难免脱离航道,搁浅实属正常。

朱元璋急了,危急时刻他高呼:“谁来救我?”

丽呦,呵呵。

救美英雄是谁?大将常遇春!

此时可以远程攻击的武器无非是火炮、火铳和弓箭,可能还有抛石机但不常见。速度最快的是弓箭,可以迅

速出手,火器操作复杂,准备时间长,不是一声令下就能打出去的。

张定边独自立于船头的目标太明显了,常遇春的船与他距离不远,几乎是面对面。远了也打不着啊?弓箭的有效杀伤距离只有几十米,据说极好的弓手能射60米。

还等什么?常遇春命令放箭,目标就是站在船头的那个傻大个。再多说一句,朱家军的箭矢中也有刘家生产的箭杆,这也算刘璎给朱家军的一份贡献吧。

常遇春自己也站在船头,拉弓搭箭。

弓箭出手快,射速快,据说快手可以一吸之间连发三箭。瞬间,箭矢如雨,洒向张定边。

笔者对“一吸之间连发三箭”的说法深度怀疑。“一吸”就是喘一口气的时间,大约等于4秒。四秒钟射出三支箭!有那么快吗?中华武术爱好者也别喷我,笔者承认对武术外行,我的话并没说死,或许有呢?

赵子龙能全身而退,也得益于曹操有令:“不准放箭!”张定边要做赵子龙,可他没这份待遇,朱元璋可没说不许放箭。

赵子龙做不成了,张定边被箭射成了刺猬,身中数箭。作为大将他是身穿盔甲的,所以他中箭有可能负伤,但是致命不容易。

主将负伤,不能指挥战斗了,张定边的船只能后退,但是依然勇猛,无人能阻挡。估计还是船的体积大,性能好,朱家军的船小,无法阻挡。张定边负了伤可还是跑掉了,总算演了一把赵子龙。

……

双方鏖战数日,互有胜负。可是陈友谅心急呀,他自持兵力优势,想速战速决。

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汉军的战船竟然用铁索链连接起来。可能是他们觉得自己的舰船大,有

优势,那么连接在一起不就更大了吗?就像并拢五指捏成拳头一样,才会更有力量。出击的时候像是一面城墙,威武雄壮势不可挡?可是他们难道都不知道历史上有火烧赤壁吗?曹操把战船连接成一体,结果被周瑜放火一烧,不就火烧连营了吗?

也难怪,《三国演义》写作出版时间正好是元末明初,到底是哪一年写的没人能精确地知道。作者罗贯中也是这个时代的人,朱元璋和陈友谅他们认识不认识罗贯中也没人知道。所以,估计陈友谅没看过三国演义,否则也不至于犯这个错误。

铁索连接的战船果然厉害,再次交战时朱元璋看到汉军舰队的战船连接在一起,竟有十里之宽,战船体型又大,像一面大山压过来,气势如虹。几次交锋,朱家军都被打败。

朱元璋急了,亲自做督战队,有后退者立斩!他连杀十余名将领仍然不能阻挡败势,形势危矣。

每当关键时刻就应该有猛将出现,这戏码再次上演,这次是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