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大战洪都(2/2)
其实城墙是最简单的建筑,就是砌一堵墙,里面填充泥土,因此抢修的速度也很快。
到此时陈友谅才隐约感觉到,他低估了毛头小子朱文正。
俗话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场意外激烈的战斗,也让守军损失惨重,士兵伤亡几百人,将领也死了好
几个。
看到这个故事读者们是不是理解了吴兴知县蒋嘉呢?不管是好官赖官,城墙都是他们的命根子。我相信,此时的朱文正最想宰了那个修城墙的。
……
古代向城墙发起攻击最常用的是云梯。
“云梯”就是常见的梯子,不同的是它特别高,所以用“云”字,架起来能爬上城墙。在近代的战争中,比如抗日战争等,云梯也是常见的攻城器具。
云梯非常简单,一般都是现场制作。所以陈友谅攻城也使用云梯爬城墙。
难道没有更好的装备吗?有。古人也有更强大的装备,这东西叫做“吕公车”,古已有之。
吕公车是中国古代一种大型攻城器械,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坦克。
首先它是“车”,要有能登上城墙那么高。因此它有好几层,像楼房一样分层,里边可以藏士兵。作为防护,外面罩着皮革等物防箭矢,还有射箭的窗口。这东西如果推到城墙跟前,它就像坦克一样,士兵可以藏在里面放箭,也可以登城。
由此可知,吕公车是攻城的利器。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太笨重了。而且这么巨大的东西只能是现场组装,不可能带这么个庞然大物行军。
陈友谅的大军进攻了一个多月,依然进不了城。当然了,朱文正他们也出不了城。后人对“围城”形容的很好:城里的人想出可出不去,城外的想进来又进不来。
这时候陈友谅就想到了吕公车,此时不用更待何时?于是从船上卸下部件,在城外空地上组装这个庞然大物。
陈友谅真是倒霉,他对面城里的守将叫做薛显,这人是个二愣子,就是不怎
么理性,打架就拼命的主。
汉军的很多士兵都在那儿干活,组装他们的吕公车。这东西体积太大,城里的守军老远就看见了这个庞然大物。毕竟是军人,总有认识吕公车的,守将薛显也看到了。可是他没害怕,而是嘿嘿地笑了。此处应该是傻笑,面临着危险他还笑,不是傻笑是什么?
正在组装吕公车的汉军们突然发现城门开了!真的没有想到啊,城门居然开了!正埋头干活的汉军士兵激动起来,死了那么多人都进不去的城门居然开了!是不是敌人投降啦?见到吕公车就怕了,投降了。
可是接下来他们乐不出来了,大开的城门里冲出一队骑兵。正挥汗如雨干活的汉军绝对想不到守军居然敢出来,毫无准备的汉军在金戈铁马的冲击下就是一群待宰的鸭子,被杀得四处逃窜。
薛显也不恋战,给吕公车浇上油,放火烧之,即将完工的吕公车成了一个大火炬。
汉军犯了轻敌的错误,可也就是遇到一个二愣子薛显,换一个守将绝对不敢出城。因为兵力差距太悬殊了,万一汉军抢了城门,洪都就完蛋了。
就这样陈友谅耗时三个多月,30倍的优势兵力,竟然啃不动小小的洪都城。
陈友谅想不到,估计其他人也想不到,一个一文不名的毛头小子居然是一员猛将。
不过此时的朱文正也已经到了极限,他也坚持不住了,如果再打下去很快就会破城。
非常遗憾,陈友谅再也没机会了,他只能撤兵,因为朱元璋的援军已经从长江进入鄱阳湖(鄱阳湖的北边是长江,南边就是洪都城),陈友谅必须到鄱阳湖上迎战朱元璋。
另一场大战,鄱阳湖决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