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去山东(2/2)
刘璎打开一卷图给这两个人看。
古人使用的纸张都很软,所以画图都要装裱起来,卷成一卷。
这就是一张不大的图画,画的就是菱镁石。
这两个工匠知道这是刘家的大少爷,因此有些发怯,还不敢凑到大少爷的身边去看。
刘璎理解他们,直接把图递给他们说道:“别紧张,让你们去找矿,不认识矿石怎么行呢?都看仔细了。”
然后他开始讲解:“这种矿石一般是白色或灰白色的,但
是也有黄色甚至褐色的,如果是深颜色矿石就说明附近有铁矿,是铁的成分侵入了菱镁石,使得它变了颜色。没关系的,这几种颜色的都可以用。菱镁石的特点是有晶体的菱面,也有像是贝壳的样子。这些都在图上画着。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半透明,矿石看着透亮。这种石头比较软,分量也不重,可以像笔一样,在别的石头上画出道道来。看清楚没有?现在有什么疑问还可以问我。”
因为是没见过的东西,虽然有图还有讲解,但是也未必心里有底。他们虽然与大少爷说话胆怯,但是身负干系也不得不大着胆子提问。
“请教大少爷,您说的是画石猴吗?”
画石猴是用来在石板上写字的一种石头笔,是小学生常用的,可以节省纸张。
刘璎答道:“你问的有道理。菱镁石的外观很像画石猴,也能画出道道,但是菱镁石更硬,能把石板画坏,刻出沟槽。”
画石猴大多都很硅酸盐成分,从矿物上说,与菱镁石同类。
对于工匠们的问题刘璎很是耐心地解答。因为这事情很重要,他也抱着很大的希望,指望着他们能找到菱镁矿。
刘璎对其他人也都有嘱咐,特别是对展七雄,把事前能想到的都预设了应对方案,并且都写到纸上备忘。展七雄现在也识字不少了,在小雨的帮助下常用字认了不少,会念也会写。现在就有用了,识字和不识字差别还是很大的。
刘诠给六个家丁配备了最好的武器,包括有两支佛郎机火铳。
山东是北方,即将进入冬季了,刘璎还为他们每人准备一套棉衣和鞋帽。其他的粮食等等的也准备齐全。
用几天时间做好准备,物资都装上一条船,送他们到温州,在温州能租到什么样的出海大船还要看运气。
包家寨到温州并
不远,不足100里,顺流而下一天时间就到了。
……
刘家有好几个作坊都在包家寨,并且集中在一处,形成一个大院子,冲锋舟、独轮车、农具和制作木质箭杆等等的都在这。包家寨是个小村子,走到哪儿都不远,刘家几兄弟也经常过来看看。这一日刘谨和刘诚两兄弟相约一起过来了,他们没什么目的,就是闲着走走看看。
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没什么娱乐,连个茶馆都没有,除了妹妹刘诗一家之外也没有更多的亲朋好友往来。
他们都是读书人,正常情况下,正是考功名谋取仕途的年龄,可此时谁都明白,大元的朝廷不行了,眼看着就要垮台,新朝廷还遥遥无期,甚至哪一个军阀能胜出,现在还看不出来。这种形势下,让他们这些书生没了奔头,不只是刘家兄弟,天下的书生都是这个处境。
因此刘家几兄弟除了看看书,处理家务,就再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像今天这样闲逛也是常态。
他们兄弟中只有老三刘诠的生活更充实一些,他管着护庄队,本人又喜欢拳脚,舞刀弄枪的,整天与杨六军等人混在一起,日子过得丰富多彩。
刘家两兄弟来到了工场大院。
这个大院里的工匠头有两个。造船比较特殊,头目是谢十三,其余的包括独轮车、农具和箭杆都归郎狗窝管,因此这个大院里事实上分成两摊。
见两个主人一起来了,得到消息的两个大工头都先后跑过来伺候。
刘谨笑着说道:“我们哥儿俩没事闲逛,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不必跟着了。”
谢十三哈着腰说道:“伺候大爷二爷是我们的本分,应该的。”
旁边的郎狗窝也是附和着。
真是没办法,此时就是等级森严的社会,刘谨的话也不过说说而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