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65章:有了教官

第65章:有了教官(2/2)

目录

老远的看着也很热闹,炮在院墙上,炮不大,可外面也能看到。刘家的

炮是最小的虎蹲炮,口径两寸多(约60毫米),炮弹(铁球)比拳头还小。

只听喊着号子(命令应答),好几个人在忙碌。

一门炮有四个炮手,一个瞄准的,也是炮长;两个擦炮装填弹药和移动火炮的,就是干力气活的;还有一个专管火种和点火的。火种放在一个盒子里,防止走火。由此可知,在强风雨天气里火炮就打不响了。开炮要看老天爷,此时就是这个水平。

终于看到一个人举起来一面黄色小旗子,然后就“轰”的一声打响了。墙上顿时被烟尘笼罩着,远处倒是看不到什么变化。

炮弹是实心铁球,打出去速度快,眼睛不好的跟不上。铁球落地也不爆炸,如果没有击倒树木当然什么也看不到。

看热闹的村民一阵骚动,也有欢呼声,看样子很过瘾。其实刘家内宅的人也在看,他们在院子里也是站得老远,谁都害怕,不敢靠前。

就这样打了几炮,最后还有一次三门炮齐射,那声音就更大了,震得地面都有抖动的感觉。

刘家这样训练还有一重意思,就是震慑宵小。这附近的歹人不能亲眼看到,但是消息会不胫而走,传播四方。他们就会知道刘家是不好招惹的,不要生出邪念来。

刘家的护庄队有了教官,训练就正规了,即便达不到朱元璋军队的水平也会接近正规军队,对于自保安全,对付土匪是足够用了。

刘诚也带回来刘基的家训,刘基规定了:刘家的私人武装不准超过百人。

刘家兄弟是必须要遵照的,如果没这个规矩,发展下去不就成了一方诸侯了吗?到了朱元璋一统天下的时候岂能容你?

……

刘宅,老大刘谨院子里的书房,刘谨和刘诚兄弟俩在说话。

刘诚说:“大哥,听说卖竹条

的船回来了,这么快就卖掉了,生意不错。出息如何?”

刘谨答道:“是啊,我也没成想能这么顺当。不过获利不多,只得几十两的利。”

刘诚:“卖了多少货?”

刘谨:“这次是试探,只有半船货,不到一千捆。”

刘诚:“哦,是不是价钱定的太低呢?”

刘谨:“竹条本就不值钱,我们按一两银二十捆的价钱卖的,出手很快。现在知道销路了就可以放开手去做,我们的两条船都用上,一个月跑一趟就有一百多两的出息,是很不错的生意了。”

对刘家来说一个月一百多两微不足道,可这总是一份收入,还是能缓解银钱不足。

一两银二十捆,算下来一捆合40文钱,收购价是一捆20文钱,这也是对半的利了,应该属于暴利。

刘诚说道:“这年景什么生意都不好做,没想到这竹条倒是有了出路。还是那句话,咱家璎儿得了老爷的继,平常人哪能有这心思呢?”

他又问道:“这一船货卖给谁了?”

毕竟与兵器有关,所以他有所担心。

刘谨:“二弟放心,我加着小心呢。买主是朱家军。”

“朱家军”就是朱元璋的军队。在朱元璋看来,如果谁卖给其他军阀物资那就是资敌,将来追究起来还能有好?所以要卖给朱家。

将来谁能取天下,除了刘璎别人都不知道,但是刘家的老太爷在朱家呀,他们只能依靠朱家。

刘诚说道:“大哥小心是对的,但是若有慕名而来,上门买货的,咱们也不能不卖呀?”

刘谨:“是的,来者不拒。但是咱家主动送货的仅限于朱家。”

话是这么说,可是到朱家的地盘就必须经过张士诚的地盘,如果张家的工匠要买能说不卖吗?

未完待续。

——第65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