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打桩(2/2)
刘璎还是天天上学,可是刘诠因为担负着防务的责任,事情多,所以暂时没有上学,这样一来吴先生就只有一个学生了。时间依然是半天,下了课刘璎经常来到码头上看热闹。他看到壮丁有站在水里的,有站在船上抡着锤子打桩的,很忙碌。
他们所用的大铁锤也是五花八门,有使用一节木桩安上锤柄当木锤,也有铁锤。他知
道这些大铁锤是他三叔使人买来的,三叔说过:这地方偏僻,买个工具也很费劲。
别管什么工具吧,能把桩子打进泥里就行。淤泥本身就有附着力,木桩打下去容易,拔出来可就难了。所以盗贼来犯时,急切之间是没办法把木桩拔出来的,推倒或者锯断都不容易。所以这些木桩就是难于逾越的障碍。
小孩子都有爱看热闹的心理,看了还喜欢模仿,不是小孩新欢过家家吗?那就是在模仿。
刘璎的跟班小雨10岁了,是个半大孩子,正是贪玩的年龄。他看着打桩的场景就不安分了,看到码头上有小船就想上船,过去看个究竟。他还是知道自己是有职责的,要跟着小主人伺候,他不敢一个人就跑去玩。于是他就拿话撺掇刘璎:“大少爷,咱们也上船去帮忙呗?”
刘璎哪能不知道小雨是贪玩呢?刘璎自己倒是不贪玩,可是他也想实地看看打桩的情况。
于是他们两个小孩找了一条没人的小船,小雨扶着刘璎上船了说:“大少爷坐稳了。”水边的孩子都会用船的,小雨就很熟练,他解开缆绳拿起篙来一撑,船就离了码头。
以刘璎的身份,船主就算看到了也不能说什么。
到了打桩的地方,刘璎看着船篙入水的深度,说明水很浅,只有两三尺深,水下是淤泥,这情况打桩很容易。在近处看得清楚,打好的木桩是两排,排列很密集,间隔不足一丈。有了这两排木桩,小船就休想通过了。
刘璎从打桩的位置向岸边看去,两百多米的距离也不近,岸上的人和物都能看清,可是看不清细节。比如人物可以看清四肢,可以看到人们在做什么,但是五官表情完全看不清的。
假如是土匪企图登岸,这么远的距离如果不是乘船,下水游泳或者蹚水过去,在水中的人行动缓慢,没有进攻的能力也没有反抗的能力。这种情况对于防御者来说,打击水里的贼人就很容易了。
这样一来基本上杜绝了随意靠岸的可能性,码头就成了唯一可以停靠船只登岸的地方了。对于防御者来说,缩小了防御的范围,也就降低了防御的难度。
刘璎也想到自家还有三门炮呢,而且虎蹲炮很小,移动很方便,只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沿湖的这一面防御能力还是很强的。
他们乘小船靠近现场,近距离看着打桩作业让小雨和刘璎有点害怕。他们看到很有分量的锤子轮起来打在木桩上,可是在水里木桩的旁边还站着人呢,水中的人用手扶着桩子。铁锤一下一下的打,水面上桩子越打越矮,到桩子没入到水面以下的时候上面还要加上一节木桩以传递锤击的力量,避免锤子打到水里。这都是需要有人扶着木桩。
看到这样的场景,让两个小孩子感到害怕。那锤子要是打到扶木桩的人可是不得了。
他们不敢再看,刘璎对小雨说:“不看了,咱们回去吧!”
可是小雨还没玩够不想就回去,他对刘璎说道:“大少爷,咱们去那边钓鱼吧,今天钓鱼肯定容易。因为这边在打桩,鱼都吓跑了,我们转过那片芦苇,鱼就会多。”
说着,小雨指一指船舱里的钓鱼竿,工具都是现成的。
钓鱼?这主意不错,前世的刘璎就喜欢钓鱼。想想那一世去钓鱼可是不容易,要开着车跑好远的路,还要花钱买门票。于是他很高兴地同意了。
“好!咱们去钓鱼。”
未完待续。
——第14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