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战争前夕(二)(2/2)
所有的武器被运上火车,再由专用铁路拉到港口,然后走水路到秦皇岛、威海卫等地。
大明现在的铁路只有这么一截,可是朱标现在已经规划好了后面的铁路建设,这就是试验场。
离出兵还有最后的三天,朱标已经离开了京师,到了威海卫。
威海卫军港以刘公岛为核心,铁码头直插海湾,麻井子船坞与黄岛炮台互为犄角。刘公岛制高点的旗顶山炮台可俯瞰全湾,东泓炮台的地阱炮暗藏玄机——炮身借水压升降,炮击后自动回位,射程覆盖威海湾南口。南北两岸炮台群各踞险要,北山嘴炮台分三层配置重炮,祭祀台炮台的穹顶设计可抵御榴霰弹。
清晨,朝阳的第一缕光撕破海面的薄雾,洒在军港的每一处角落。军港宛如一座沉默的海上堡垒,被坚固的防波堤紧紧守护着,堤岸的礁石历经海浪冲刷,满是岁月的沧桑痕迹。
港湾内,一艘艘军舰整齐排列,它们宛如钢铁巨兽,威风凛凛。巨大的舰体稳稳地浮在水面,吃水线清晰可见,舰身上的编号与标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战舰高耸的桅杆直插云霄,旗帜在顶端猎猎作响,鲜艳的色彩为这肃穆的军港增添了几分活力。
码头边,缆绳被紧紧地系在巨大的系缆桩上,将军舰牢牢固定。水兵们穿梭在甲板与码头之间,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物资补给与装备检查工作。他们身着洁白的军装,身姿挺拔,动作干练,在军舰庞大的身躯映衬下,显得格外渺小却又充满力量。
朱标站在平远舰宽阔的甲板上,海风呼啸着吹过他的脸庞,带来了咸涩的海洋气息。他凝视着远方,思绪却早已飘回到了前两天去江南制造局的情景。
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船坞里正在建造的定远舰和致远舰。那两艘巨大的战舰,宛如钢铁巨兽般横卧在船坞中,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震撼。朱标当时激动得几乎无法自持,他想象着自己能够踏上定远舰的甲板,率领着舰队乘风破浪,直捣倭国的心脏。
他渴望着用定远舰的强大火力,去洗刷先辈们所遭受的耻辱。倭国这个小小的岛国,竟敢屡次侵犯华夏的海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有些无奈。如今他手中只有平远舰,以及四艘炮艇和各类改造战舰,总共约三百艘。
朱标转身看向身边的李景隆,问道:“九江,你们是不是都觉得一个弹丸之地,为何要如此重视?而且倭国已经被阿芙蓉毒害多时,实力大不如前。”
李景隆这家伙在威海也待了些时日,之前在倭国并不知道具体计划,他只是奉命将二十万劳工送往大明。但当他抵达威海卫,看到威海卫、旅顺口的情况时,他立刻明白要对倭国动手了。
“太子殿下,倭人猥琐,但其知小礼而无大义,对上奴颜卑膝,对下却是凶横残暴。倭国最是反复无常,最能隐忍,但是犹如蛇蝎一般。我沿海各省都受过倭寇的荼毒,不除不快!!”
朱标点了点头,他认同李景隆说的话,可是李景隆还是没有说到重点。
那就是“毫无人性”。
“这次,你去做蓝玉的副手,给你两个师,师长都是你曾经的部下。”朱标的声音在风中回响,李景隆跪在甲板上,心情异常激动。
他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能够再次执掌兵权,尽管只是副手,但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而且,这两个师的师长都是他的老部下,彼此之间有着默契和信任。
“你要多学多看,不要以为咱们打了不少仗,就不需要学习了。”
“臣,遵旨!!!”
李景隆的内心充满了期待,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现自己的才能。虽然自己不是军区司令,但只要太子还信任他,这些都不算什么。
“行了,你去汉城吧,蓝玉在那边等你。朱标挥了挥手,示意李景隆退下。
李景隆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然后转身离去。他步伐稳健,心中盘算如何带领这两个师取得胜利。
朱标站在甲板之上,目送着李景隆的背影渐行渐远。他的目光看着远处的大海,仿佛能看到大海的那边,思绪渐渐飘远。他想起了甲午海战、日俄战争、九一八、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小鬼子,有些账咱们慢慢算。”朱标喃喃自语道,“虽说那些鬼子是你们的后辈,不过谁让我魂穿了呢?谁让现在的你们和这样的我同处一个时代呢?”
朱标抽出腰间的唐刀,刀身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他紧紧握住刀柄,然后猛地一挥,唐刀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直直地劈向日出的方向。
“都去死吧!!!”朱标的怒吼响起,仿佛要将所有的仇恨和愤怒都宣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