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到底有几个松赞干布?(2/2)
一位吐蕃的属官找到禄东赞他们。
昨天晚上,并不是所有吐蕃人都出动了,禄东赞在鸿胪寺给他们安排的馆驿之中,留下了几个得力干将。
松赞干布是头一次来到长安,人生地不熟,总共也没去过几个地方,说不定能找到回馆驿的路。
禄东赞冷着脸,重重的哼了一声。
“说法?若是找不到赞普,本相还要让他唐国给我吐蕃一个说法!”
“回去告诉长安县衙和鸿胪寺的人,唐国若是还不能寻找到赞普的踪迹,必定要承担我吐蕃的怒火!”
属官走后,禄东赞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疲惫之色。
寻找了一夜,还没有丝毫踪迹。
他的心里已经开始绝望了。
这时候,一个被他派到别的地方的护卫,急匆匆的跑过来。
“大相!大相”
“唐国的人发现了赞普的踪迹!”
禄东赞一听,先是愣了愣,继而心头狂喜!
“在哪里?咱们这就去!”
…
皇宫之中。
李世民同样一夜未眠。
王珪等人昨天晚上压根就没有回去。
众人坐在宣政殿里,静静的等待消息。
李世民疲惫的揉了揉眉心。
“一个小孩子丢不丢的,朕不关心,可是韦圆德跟朕说,吐蕃上下臣民对松赞干布寄予厚望!”
“朕最担心的,还是因此掀起战争!”
“之所以开这场万国来朝大会,就是想让我大唐子民,能多多的休养生息几年。”
“如今看来,战争怕是必不可免了!”
他们对吐蕃有一定的了解。
吐蕃是一个王权和神权相结合的国度,松赞干布不仅仅是吐蕃的王,还是吐蕃人的精神信仰。
这熊孩子丢了,吐蕃人根本就不会管能不能打赢,哪怕只为了泄愤,多半也会直接掀起战争。
房玄龄摇头叹息道:“可惜,无法让全城的百姓参与进来。”
“这种事情不可能广而宣之,否则那些异国使者,定会借此做文章!”
“说不定像土谷浑和回鹘那些国度,还会趁机加剧矛盾!”
作为大唐的权力核心,他们很清楚,虽然大唐有能力征讨这些国度。
但是,这几年同样是大唐发展的黄金时期!
有时候机会错过了,很难再寻找。
相比之下,还是稳定更加符合目前大唐的利益。
王珪吐出一口浊气,慢慢的站起来。
“陛下,老臣再去找一趟贺兰楚石,看看他那里有没有什么进展。”
李世民点了点头。
刚要开口说话,门外的太监忽然高声道:“金吾卫中郎将贺兰楚石觐见!”
除了李世民之外,在场的众人全都站了起来。
“让他进来!”
贺兰楚石大步走入宣政殿。
不等李世民发问,他直接单膝跪地。
“启奏陛下,今早有人在崇业坊、永阳坊、长兴坊、安业坊附近,发现过疑似松赞干布的踪迹,末将的人正在沿着这条线追查,想必很快就有眉目了!”
众人一听,顿时面面相觑。
到底有几个松赞干布?
这一大早的,他竟然去过这么多地方!
李世民也是眉头一挑,“禄东赞知道吗?”
贺兰楚石回答道:“禄东赞已经顺着这条线跟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