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梁山打破大名府(2/2)
见梁中书对自己一脸推崇备至的模样,童贯心中是一阵舒爽痛快。
人夸人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一个人的夸赞都能让童贯听得痛快。
梁中书是及第进士出身,兼有通文校馆大夫职衔,更是文人领袖蔡京的女婿,妥妥的士大夫阶层代表人物之一。
能被梁中书敬佩称赞的人,虽不说是一掌之数,但也绝对是颇为罕见的。
不管梁中书是不是发自真心的,至少在此刻而言,童贯这个阉宦是真正的感到了心理上的满足。
可惜事态紧急,大名府陷落已经是板上钉钉,梁山军马随时都会冲杀过来,不然童贯高低得让梁中书再好好夸赞一番自己,甚至有可能的话,让梁中书亲题一幅字画也不是不可以。
若是能有一副梁中书的赞词摆在家里,那不得十分长脸啊!
梁中书不知道童贯的想法,他沉思片刻,向童贯出言建议道。
“枢相,梁山三面围城,惟有西面空缺,我虽不如枢相知兵事,亦知围三缺一,必有诈计。”
“若我等从西门出城,恐是早有梁山贼人埋伏,或是强军追击,那势必会妄生差池。”
“如此一来,但是要走,则须勇将断后。”
“唉!可惜我大名府麾下二将闻达、李成,俱是已经以身报国,其余诸将,难比二将,怕是无法担此大任啊!”
“似此这般,不知枢相可有定计?”
梁中书故作忧虑,一番话说的是头头是道,其中意味不言而喻,恨不得明言需要卢俊义领兵断后,好教他能顺利逃出大名府,跑回东京城。
毕竟大名府现下的上将仅剩下卢俊义一人,其余的都是群酒囊饭袋罢了,怎么可能会是梁山好汉的对手。
将断后的差事交给那群废物,怕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没等遇上梁山贼寇,就凭那群废物的胆色,恐怕他们前脚刚走,梁山就能后脚跟上,根本一点阻挡都不会有。
望风而惊,见兵而乱,将败则散,帅走则溃。
此十六字是大宋官军的日常操作,实打实的弱军做派。
没有梁中书和童贯亲自坐镇,监押一众大小将官,怕不是大名府早都丢了,哪还能等到现在。
若是想抵住梁山追兵,非得是玉麒麟卢俊义不可。
除卢俊义这种二愣子以外,梁中书真的想不出大名府还有谁能留下来抵挡梁山军马。
对了,以前的急先锋索超也算是一个,可惜已经在先前的朝城一战被梁山擒捉,不然倒是用来可以替代卢俊义。
毕竟梁中书之所以没有明确点出卢俊义的大名,不就是因为童贯明显对卢俊义十分欣赏嘛。
之前大名府尚存的时候,梁中书是实权在握,面子里子都有,只要不明面上恶了童贯,他根本可以不在意童贯的意思,反正不过一个卢俊义罢了,他是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有着蔡京做靠山,童贯怎可能会为了一个卢俊义就对付他呢。
可惜大名府即将陷落梁山手中,梁中书如今是自身难保,即便是有蔡京做靠山,他也得依靠着童贯向官家说好话,好借着童贯和蔡京的政治力量使他脱罪。
形势不由人,为了讨好蔡京,梁中书是丝毫不敢遗落,深怕从小事惹恼了童贯,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既然童贯表达过对卢俊义的重视,梁中书不得不将卢俊义也当作是个人物,不敢直接提出将卢俊义用作弃子来抵挡梁山贼寇,只能旁敲侧击的暗示童贯,以自贬大名府诸将来点出自己的心思。
童贯这个深宫老阉人和官场老油条如何会听不出梁中书的意思,他不假思索道。
“梁山贼寇狡诈,多用奸计,非是一般绿林强人可比。”
“贼人中多有善谋多断贼子,如此围三缺一小计,定是有重重陷计,不可不防。”
“若要全须全尾撤退,当用奇计耳!”
打胜仗可能是难为童贯了,但论撤退的话,童贯可谓是各种翘楚了。
无他,熟能生巧罢了。
童贯一生大大小小百余战,胜负皆有,但惟以扭败为胜最为熟练。
何为扭败为胜?
自然是虚报战绩,夸大事实,东奔西跑,绝不让自身处于危机之中。
只要性命尚存,便会有无限胜机。
因此对于如何安全的撤退,童贯的经验那是相当丰富。
见童贯一副智珠在握模样,梁中书不禁激动道。
“计将安出?!”
童贯冷冷一笑,不屑说道。
“贼寇欲设埋伏,我岂可如他的愿!”
“天南海北,无不是朝廷王土,何处不能去。”
“他想让我们出西门,跨黄河,回返东京汴梁,我却偏偏不从西门走。”
听到童贯言语,梁中书是一头雾水,不解道。
“枢相,贼寇三面围城,若不从西门出,当走何处呢?”
童贯手指东边,得意洋洋道。
“那贼寇自南边来,围堵南、东、北三面城门,独留下西门故布疑阵。”
“梁山不过出兵四万余,因其头领刘玄沽名钓誉惯了,时常蛊惑欺瞒百姓,故我料贼寇定是无有劫掠百姓从贼。”
“四万余贼寇,便是如何凶悍,也无法重重围困大名府,其中定是有所轻重。”
“南门是梁山来路,东门各路援军都被陆续击退,惟有北门有河北路诸军尚在。”
“如此一来,分兵各处后,东门方向的贼军应是和南门方向一般疏忽,我等可从东门突围,管教梁山贼寇无法防备。”
……
此时此刻,童贯也就是缺少一把雪白鹅毛扇,不然他简直就是和智多星吴用一般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