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舆论战(2/2)
而后,再根据攻防的成果,不断地调整战略战术,以达成用最少的伤亡,攻陷夷陵要塞的目的。
李攸的设想是,自己立刻带领精锐部队,从成都返回巴郡。然后密切留意十公主的动向,一旦有必要,他将亲自带兵进入荆州,接回十公主。
同时,他的部曲将抢占夷陵,作为自己的前进据点。
即在他们被迫与文景升进行明面上的对抗的那一刻起,就抢先将夷陵这扇门给夺过来,以达到占据战争主动的目的。
而为了大大增加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李攸又开始改造军械了。
他决定,在战船上修建三梢炮,以达到能在船上发射火药桶的目的。
如此,他的部曲,就能从水路两路一起用火药桶打击夷陵要塞,而不是只能靠步军慢慢啃,水军则在一旁看戏了。
当然,火药桶的储存和运输,都对现有的船只造成了极大的考验。所以,李攸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建造一种小船。
这种小船的定位,类似于后世的鱼雷艇,采用的是,小体积,重火力,零防护,满机动的思路。
即小船上配置有十六名桨手,一门三梢炮,还有六个火药桶,战时,小船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快速接近目标,迅速投掷火药桶,然后立刻撤退。
而行军的时候,这种小船则是连成一串,跟在大船后。而小船上的水手和炮组,平时也在大船上活动。
除此之外,大船还承担仓库的功能,即小船投掷完自身携带的火药桶后,将立刻返回大船处,进行补给。
随着李攸的军令,整个益州都开始了大生产,木匠、铁匠更是昼夜轮班。而大伙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积极性,只因为李攸是真的给钱!
半个月后,李攸带着刘定远、虞正则还有他训练出来的精锐部队一万余人,从成都返回巴郡。
而在此之前,虞正则还拟写了一封信,发往越州,交给当地的四大姓,询问他们的近况。
结果一问才知道,这四姓也过得苦不堪言,因为文景升最近,又派了自己人去担任越州刺史。
但这人一到任,就全盘否决了李攸和朱慧商量好的越州防务及经济发展纲领,还借着清算永生贼乱时,越州大部分官吏不战而逃的事情,将越州的官吏,都换成了文景升的人。
但这些新上任的官吏,又哪里是来当父母官的?全是为了一个钱字!所以这两年来,越州的赋税翻了三倍!别说普通人了,四姓都撑不下去了。
“将军,只要我们能在荆州击败文景升,越州四姓将起兵支持我们。届时,前后夹击,定能生擒文景升。”虞正则胸有成竹地对李攸道。
“不错,天下苦文景升久矣,一旦我们击败他的部曲,他将威信扫地,届时,他将不战自溃。”李攸也点头道。
“定远,告诉大伯,从今天起,可以让邸报跟着细盐,在荆州发行了。”李攸道。
这一招,就是舆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