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四百七十(1/2)
胤禛嘴角含笑,似乎心情格外愉悦,他缓缓地从怀中掏出那道明黄色的圣旨,小心翼翼地递到乌云娜面前,轻声说道:“娜娜,打开看看吧。”
乌云娜凝视着那道圣旨,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涟漪。她对这道圣旨的内容其实已经有了些许猜测,但却又不敢完全确定。毕竟,在历史的记载中,胤禛从未被康熙立为太子,甚至在他最终登基称帝时,还因为生母德妃的一句话:“立汝为嗣皇帝,实非吾与大行皇帝心意所属。”而遭到了当时胤禩党派官员的质疑,被指为得位不正。
不仅如此,许多野史也都纷纷传言胤禛的皇位来得并不正当,甚至有人说他篡改了康熙的传位圣旨,将原本的“传位于十四子”改成了“传位于四子”。然而,乌云娜对此说法却是嗤之以鼻。且不说这传位圣旨乃是满汉双语所写,就算能改动汉文,又岂能轻易改动满文呢?而且,“于”字在简体字中虽然与“十”字相似,但在繁体字中却是相差甚远的,根本无法改动。
乌云娜心中如波涛翻涌般,思绪万千,她缓缓地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揭开那道明黄色的圣旨,仿佛那是一件稀世珍宝。随着圣旨的展开,她的目光也逐渐落在了上面的文字上,每一个字都像是被精心雕刻而成,墨迹深深的印入了圣旨里面,透露出一种庄重和威严。
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圣旨的纸面,感受着那微微的粗糙感,然后开始逐字逐句地阅读起来。时间似乎在这一刻静止了,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那道圣旨。当她终于读完最后一个字时,她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妾身恭喜太子殿下了,多年夙愿终得圆满。”乌云娜的声音轻柔而温和,宛如春风拂面。她的目光落在胤禛身上,眼中流露出真挚的喜悦。
胤禛也微笑着回应道:“同喜同喜,太子妃娘娘。”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然而,乌云娜却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妾身现在可只是太子殿下您的嫡福晋,可还没有成为太子妃呢。”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谦逊和自知之明。
是的,虽然乌云娜是胤禛的嫡福晋,但在这个大清王朝,即使胤禛成为了太子,她也未必能够立刻成为太子妃。就像当年的瓜尔佳氏,在嫁给胤礽时,最初也只是个太子嫡福晋。只有在通过了康熙皇帝的严格考核之后,她才得以被晋封为太子妃。
这个事实让乌云娜明白,即使身份有所提升,她仍需保持谦逊和谨慎。毕竟,在宫廷的权力斗争中,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胤禛紧紧地握着乌云娜的手,嘴角挂着一抹温柔的笑容,轻声说道:“这些年来,娜娜你对我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等完成了正式的立太子大典,向上天和祖宗禀告之后,我就去向皇阿玛请求旨意,晋封你为太子妃。”
乌云娜听了这话,脸上也浮现出幸福的笑容,她娇嗔地回答道:“好呀,那妾身可就等着啦。”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匆匆过去了。终于,到了钦天监所选定的立太子的良辰吉日——五月初九。
这一天,天空湛蓝如洗,阳光灿烂明媚,仿佛是上天特意为这个重要的日子准备的。康熙皇帝率领着一众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天坛,举行庄重肃穆的告祭天地、太庙、社稷仪式,正式地向天地祖宗宣告立胤禛为太子。
完成天坛的祭祀仪式后,众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太和殿。太和殿内,康熙皇帝端坐在殿内那把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上,他的身旁站着梁九功。梁九功手持诏书,声音洪亮地宣读着立胤禛为太子的诏书:“皇四子胤禛,仪表堂堂,英明神武,天赋异禀,今特授予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令武英殿大学士富察马齐为正使,礼部尚书王泽宏为副使为皇太子进行持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