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四百六十八(1/2)
几人内心震惊无比,仿佛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然而仔细一想,却又觉得这一切似乎都在情理之中。毕竟,自从前太子被废黜之后,康熙对胤禛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这些年来,康熙让胤禛在六部之间辗转,甚至连内务府也待过一段时间,显然是有意让胤禛全面了解六部和内务府的所有事务。
康熙看着底下那三个愣神的人,心中不禁有些不悦,他提高了声音说道:“你们在想什么呢?朕说的话都没听见吗?”
三人听到康熙的呵斥,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张廷玉赶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皇上,立储君乃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关乎社稷安危,是否需要在朝堂之上与其他大臣们共同商议一下呢?”
康熙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这件事朕已经深思熟虑许久了。在朕的这些儿子当中,老四的确是最为合适的人选,能够继承朕身下这把龙椅。然而,老四在朝堂之上的支持者恐怕为数不多啊。毕竟,他经办的那些差事,可没少得罪朝中的大臣们。”
几个人听到康熙的话后,心中一紧,赶忙低下头去,齐声说道:“臣等不敢。”他们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是被康熙的威严所震慑。
张廷玉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继续开口道:“那微臣这就去写圣旨,请皇上御览。”他的语气恭敬而坚定,似乎对自己的任务充满了信心。
康熙微微颔首,表示同意。他摆了摆手,示意张廷玉到一旁去写圣旨。同时,他转头看向一直站在旁边的梁九功,吩咐道:“梁九功,去替张大人磨墨。”
梁九功连忙应了一声:“嗻。”他快步走到张廷玉身边,恭恭敬敬地为他铺开了一份圣旨。接着,梁九功又小心翼翼地拿起墨锭,轻轻地在砚台上研磨起来。随着墨锭的转动,墨汁渐渐被磨了出来,散发出淡淡的墨香。
张廷玉见梁九功已经将一切都准备妥当,便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开始在圣旨上书写起来。他的笔法流畅自然,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沉稳又有一种飘逸。
只见那康熙皇帝面沉似水,端坐在龙椅之上,不怒自威,浑身散发出一种沉稳和大气。
没过多久,张廷玉便将写好的圣旨呈到了康熙面前。康熙接过圣旨,快速地浏览了一遍,然后微微颔首,说道:“嗯,不错,梁九功,你把这道圣旨拿去用印吧。”
梁九功闻言,赶忙趋步上前,小心翼翼地从康熙手中接过圣旨,然后捧着它走到一旁。他打开放着玉玺的盒子,取出那方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玉玺,郑重其事地将其盖在了那已经写好的圣旨之上。
次日清晨,早朝结束后,康熙面无表情地朝梁九功瞥了一眼。这一眼看似随意,实则蕴含深意。梁九功心领神会,立刻明白了康熙的意图。
然而,朝堂上的众大臣们并未察觉到主仆二人之间的这一微妙互动。他们都在等待着梁九功像往常一样高喊“退朝”二字,好让他们各自散去。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梁九功这次并没有如众人所愿地喊出“退朝”,而是从怀中掏出了一封明黄色的圣旨。他缓缓地将圣旨展开,众人见状,心中一惊,纷纷跪地,诚惶诚恐地等待着梁九功宣读圣旨。
就见梁九功朗声的开始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帝王承天御极,继统垂鸿,必慎选元良以固国本。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德秉中和,性成仁孝,聪明天纵,文武兼资。上承宗庙之重,下孚臣民之望。
兹恪遵我大清之祖制,上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