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1/2)
小孩子们,一会一个主意,一会一个想法。
椅子铺好了,朱云舒又不想坐了,说想去内殿玩会。
朱翊钧看着古灵精怪的朱云舒,笑着点头应允:“去吧,可千万不能闹出太大动静,要是吵到了父皇和海都御史议事,以后就不带你来了。”
朱云舒一听,忙不迭地点头,像只欢快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跟着宫女向内殿跑去,嘴里还小声嘀咕着:“云舒最乖啦,肯定不吵父皇。”
待朱云舒的身影消失在内殿,陈矩便上前,迅速将椅子撤下。
恰在此时,海瑞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乾清宫,随后,撩起衣摆,行礼道:“臣海瑞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
“谢陛下。”海瑞站起身后,朱翊钧也就开门见山的朝着一直侍立在旁的冯保道:“将麻贵的战报拿给都御史看看。”
“是,陛下。”
冯保闻言,拿着捷报奏疏,走下御阶,双手递交给了海瑞。
在海瑞看的时候,朱翊钧也将赏赐诸事告知了海瑞,当然,也有对阵亡将士们家眷安置到西安等地,要让都察院也派出御史监管。
至于自己有经略西域的想法,甚至李成梁提出的设置西域经略使官职的提议,还有张居正对自己说的南巡之事,朱翊钧没有全部说出口。
海瑞看完奏疏,听完皇帝陛下的话后:“陛下,兵法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然战事不可不察,有可战之事,亦有不可战之事。辽东、蓟门,乃国之门户,其地关乎社稷安危,敌若犯之,此为必战之事,不可不全力相抗,以保疆土之完整,护百姓之安宁……”
“而西北之地,虽时有边患,却非急切必战之所。其地广袤,山川险阻,局势错综复杂,贸然兴兵,恐陷泥沼,徒耗国力……”
海瑞说了这么多,朱翊钧脸色没有半分不满,只是静静听着。
“此次麻贵总兵获胜,赏赐自是应当,以彰其功,激励将士之心,然陛下亦当有所权衡……”
“臣以为陛下需约束麻贵总兵,切不可再轻易大兴兵革。兵者,凶器也,战事一起,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且耗费钱粮无数,于国于民皆有大损……”
朱翊钧听完,脸上还是没有露出丝毫怒意,反而笑着说道:“海卿所言,朕亦明白。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啊……”
这句话实际上不是给领兵在外的将领们准备的台词,而是,给皇帝准备的台词……
“西北地势复杂,外有蒙古诸部虎视眈眈,西域又有羌人诸部各怀心思,瞬息万变……”
“若麻贵事事皆要请示朝廷,战机转瞬即逝,何以克敌制胜呢……”
“朕赋予将领一定的自主权,实乃形势所迫。朕虽无法事事约束,但也时刻关注着西北局势,会在大局上把控,断不会让战事肆意蔓延,累及百姓。”
海瑞微微欠身,恭敬道:“陛下圣明,臣自是担忧战事频发,国力难支,陛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实乃我大明之福。然臣仍恳请陛下,在战事之余,亦当注重民生,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如此方能固本培元,使我大明长治久安。”
“兴修水利,劝课农桑,这些事情,朕不一直在做吗,工部万历六年,万历八年,支走了一百五十两白银,用作治水,修坝……万历六年,各地赈灾,在加上免得秋收,也有一百多万啊……朕一直都是以民为本,朕相信,爱卿也是看的到。”
朱翊钧这话说的在海瑞这里,一点毛病都没有。
三代以来,也就只有眼前的皇帝陛下,像是一个大明君,在海瑞这里,皇帝陛下什么都好,就是对战事,放的太开了。
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个道理,皇帝陛下到现在都无法领会。
在册封李成梁,戚继光为国公的事情上,为何海瑞没有一句反对的言语,说到底,是因为李成梁这就是喜欢在边疆找事的,留他在辽东,太平不了,不如,给了国公爵位,将嗜血的恶狼关在笼子里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