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动手做粉条(2/2)
他们在表面上,对咱们恭恭敬敬的,但是内心深处,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嫉妒羡慕,这都是人之常情。
大多数人可能就是嘴上说两句酸话,但是就怕有那种心思不正的人,对咱们家起了坏心思。
哪怕你是县衙的捕快,他都想赌一把,博一次大的。
比如半夜三更前进,咱们家里面偷个东西呀,或者伤个人啊之类的。”
“你是觉得在村子里面住着不高兴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咱们现在手里的银子也够,可以直接去县城买一套院子。
以后就搬到
县城去住,你觉得怎么样?”贺闫问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刚买下后山,刚让他们把后山上面的杂草,灌木给清理完毕。
就等着种果树开果园,大展拳脚,好好的干上一场呢,要是搬到县城去住的话,我还怎么收拾我的果园儿。
盖房子期间去客栈住,那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但是等房子盖好之后,我还是要回来住的。
我跟你说这么多,意思就是想告诉你村里面的人,会有这些酸言酸语,是因为我们和他们之间的贫富差距有些太大了。
但是好些乡亲的本性并不坏,只是由于他们的眼界太窄,见识受阻。
所以一时半会儿,想不到赚钱的法子,也没有办法能让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
一家十几口每年的衣食住行,吃喝穿戴全部都靠那几亩地的收成。
如果风调雨顺的话,勉强还能过个好年,一旦有了天灾人祸。立马就成小农家庭,变成流民难民了。
我自认为我的性格还可以,有时候也爱做点儿好事儿,不是那种为富不仁的麻木之人。
关键是我现在,想到了一个赚钱的法子,并且光靠我一个人,是赚不来这个钱的,
我准备带上几个乡
亲,一块儿做生意赚钱,你觉得怎么样?”
霍舒耘性质高昂的看着贺闫,语气里满满的都是期望。
说白了,她就是想带着村子里面一些品性不错的人共同富裕。
说的再简单一点儿,就是扶贫。
古代的小农阶级,完完全全就是靠天吃饭,老天爷要是哪一年不赏脸,那大家就全部玩完。
在这种封建朝代,最辛苦的就是第一层的老百姓。
霍舒耘有了银子之后,她并没有囤地,没有把自己升级为地主阶级。
而是买下了大家都不看好的山头,打定主意要走靠山支付的农家路线。
所以她现在在就是新时代的高科技农业博士,带领古代的贫困底层农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共创美好未来。
格局一下就大了起来。
虽然霍舒耘现在还开不成书院,没有办法教导广大的农民群体性用新时代的科学思维去种田。
但是她可以先带着他们脱贫啊。
霍舒耘可以先让这些人看到好处,看到实实在在白花花的银子。
这样村子里面的那些人,才会对霍舒耘的话和做法深信不疑。
不会看不起霍舒耘,也不会因为霍舒耘是个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