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一千两感谢费(2/2)
李老爷跟钱老爷两人,不仅没有心疼自家少追回来的那点儿东西。
反而还在公审完毕之后,各自拿出五百两银子,想要送给贺闫。
这一千两银子,就是他们给贺闫的感谢费。
李老爷跟钱老爷两个人早就商量好,如果贺闫真的能帮他们,追回丢失的家财的话。
那他们两个,一定要敲锣打鼓的感谢贺闫。
一是为了对贺闫说声谢谢,这当然是真心实意的。
二是为了狠狠地气一下路莽这个不作为的捕头。
如果不
是路莽前期在那乱来,一点儿计划和经验都没有。
他们也不至于说等了这么久,才把自家都是的财物给追讨回来。
要是一开始,就是贺闫接手这个案子的话。
那他们肯定早就能找回自家丢失的东西,美美的睡一个好觉了,
根本不用提心吊胆,彻夜难眠,辗转反侧这么多天。
李老爷心想,“如果他家里面的这些家财。能够早半个月找回来的话,他头上的白头发,至少能少涨一半。”
这些都是路莽的错。
所以,他们要狠狠的打马路的脸,让马路知道,心不在焉的敷衍他们,会有什么后果。
虽然他们不能把马路怎么样,没办法找人把路莽套麻袋打一顿。
但是,他们可以用别的方法,让路莽嫉妒的发狂。
比如,给贺闫送钱。
这就是李老爷跟钱老爷两人,一起想出来的好办法。
等晚上贺闫回家,跟霍舒耘说起这件事儿的时候,霍舒耘很是惊讶。
她小声的惊呼了一句:“一千两银子!那得拿个箱子装吧。”
“没用箱子,他们给的是银票。”贺闫似乎是觉得霍舒耘的脑回路,和别人有些不同,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还笑了笑。
“那你收了吗?”霍舒耘好奇的问道。
霍舒耘不太清楚在古代,这笔银子是属于能收还是不能收的范围。
因为如果拿到现在来说,贺闫是县衙的官差,那就相当于是公职,是个公务员。
按照规矩来看,公务员是不能私下收感谢费的。
即使证明感谢费过了明路,好像也不太建议收取。
毕竟公务员就是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就是他们的责任与本职。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他们约定俗成的规矩。
但是不知道古代,尤其是这个朝代,是不是这样。
不过,李老爷和钱老爷这俩人,还是挺大方的,一出手就是一千两银子。
这放在一个农户人家来说,估计都够祖孙三代人,安安稳稳的过一生了。
毕竟农户人家一年下来。估计也就花个二三两银子。
这一千两银子,足够他们几辈子安稳无忧了。
说实在话,霍舒耘还是挺动心的。
虽然霍舒耘自己也能挣钱,而且即将还会有一大笔银子入账。
但是这一千两,可是白得的银子,算是天上掉馅饼了。
这么好的事儿,霍舒耘怎么可能不心动?
而且这钱拿着吧,也不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