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792章 要学会听

第792章 要学会听(1/2)

目录

东洪县县委书记李泰峰,顺利升任市人大副主任,由市人大副主任兼任县委书记,至此,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副厅级干部。市里此番安排,意图十分明显,便是期望李泰峰能借助副厅级干部的身份,对东洪县部分过于强势的本土势力形成一定的制衡,也为下一步退居二线做准备。

东洪县党政干部会议已接近尾声,会场上的气氛却陡然热烈起来,众人围绕新任县长的人选问题展开了调侃式的讨论。在许多东洪县干部心中,东洪是他们世代扎根的地方,“东洪是东洪人的东洪”这一观念根深蒂固。以往,并非没有外派干部前来任职,然而,那些外来的干部在这片土地上仿佛水土不服,没有一个能真正干出一番亮眼的成绩,最终都只能带着遗憾,黯然离去。

李泰峰坐在主位上,静静地听着台下干部们的议论。随着讨论的深入,话语愈发离谱,他的脸色也逐渐变得阴沉起来。拿起杯子上的杯盖,轻轻的敲了敲桌子,那清脆的敲击声,声音不大,瞬间让会场安静了下来。李泰峰平和的道:“你们都在说些什么?简直是乱七八糟!‘听话,送三年政绩,不听话,送三个小娘们?’,这话从咱们党员干部嘴里说出来,合适吗?你们的觉悟呢?党性又在哪里?组织上选派干部到东洪,一心只为推动东洪的发展,绝不是来搞什么抢班夺权的!”

这时,坐在旁边的一位县委常委、副县长曹伟兵嘟囔着,语气中满是不满:“若不是抢班夺权,为啥不让我们东洪人自己推选县长?偏偏派个30出头的毛头小子来领导我们?说到底,还不是上面有人,靠着劳动人事局局长丈人的关系。他丈人在东原担任市委副书记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他三分,如今老邓都调到省里去了,这小子就敢来东洪,完全没把我们这些本地干部放在眼里。”

曹伟兵身为东洪县土生土长的年轻干部,年轻气盛,说话很不中听,有的时候,甚至会让县委书记李泰峰下不来台。

原本,前任县长因打牌被调往市直机关担任二线干部,这让曹伟兵看到了晋升的希望,家里人也为此前前后后忙碌运作了好几次。无奈曹家虽在本地算得上是大家族,可在上级层面缺乏有力的人脉支持,眼见县长之位花落别家,曹伟兵心中自然满是怨气。

李泰峰眉头紧皱,严肃地扫视了一圈会场,说道:“组织上选谁当县长,目前尚无定论,你们不要在胡乱猜测。别把那些毫无根据的小道消息拿到县政府党政扩大会上来讨论。大家好好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这是中共东洪县委员会,是东洪县人民政府的重要会议场合,庄重而严肃,岂是你们能像街头巷尾的老百姓那般随意闲聊的地方?同志们,说话做事都得有分寸!”

李泰峰也是地地道道的东洪人,其从政生涯几乎都在东洪这片土地上度过。从人民公社时期的普通干事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历经岁月的磨砺,一路攀升至如今的县委书记高位。东洪县各个层级的领导岗位,他几乎都曾任职过。在东洪县,他凭借多年的积累,树立了绝对的威望,人脉资源也极为深厚,县里大多数领导干部都曾受他提携。当然,县长的任免并非李泰峰能够决定,而是要经过市委班子集体讨论决策。而作为县委书记,李泰峰很多时候,为了维持县里各方势力的平衡,他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在复杂的权力博弈中寻求微妙的均衡。

曹伟兵依旧不服气,梗着脖子说道:“李书记,我说的可都是实话。您瞧瞧,咱们这会议室里,坐着的符合条件的副县级干部足有十多个。论资历,有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论精力,有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论能力,更是人才济济。我就不说了嘛,其他人还是可以的嘛,可为啥偏偏选了临平县的一个政法委书记来当咱们东洪县的县长?这背后,还不是因为他有特殊关系。”

李泰峰的眼神中透露出威严与不满,说道:“伟兵同志,我刚刚说的话,你是完全当作耳旁风了是吗?组织性和纪律性都抛到九霄云外了?我郑重警告你,选谁来东洪任职,这是组织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绝非个人意志所能左右。”说完,他再次重重地敲了敲桌子,着重提醒道:“我再次强调,谁来东洪县担任县长,要以正式文件为准,听从市委和组织部门的安排,绝不是那些小道消息能决定的。好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散会!”

李泰峰一发火,一众领导顿时噤若寒蝉,都不敢再言语。他的秘书见状,赶忙小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将李泰峰的座位轻轻挪开,恭敬地伸手接过他手中的文件、材料以及水杯。

李泰峰缓缓起身,目光冷冷地扫过坐在座位上,依旧一副满不在乎模样的曹伟兵,说道:“曹伟兵,你跟我到办公室来一趟。”

李泰峰率先走出了会议室,其他与会的县领导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曹伟兵,眼神中带着戏谑与看好戏的意味。甚至有人小声起哄道:“伟兵同志,这次说不定组织有惊喜给你,李朝阳不来了,改让你当县长嘞!”

曹伟兵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哎呀,别闹了,都别闹了,你们还在这儿看我笑话,太过分了啊。”嘴上虽这么说,他心里却十分窘迫,一边嘟囔着,一边略显狼狈地赶紧拿起自己的笔记本,快步跟上了李泰峰的脚步。

两人来到办公室,李泰峰径直走到办公桌前坐下。曹伟兵跟在后面,不太自然地搬了把凳子,刚准备坐下,李泰峰便狠狠地白了他一眼,语气严厉地说道:“谁让你坐下的?给我站起来!”

曹伟兵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赶忙站起身来,解释道:“李书记,没必要发这么大脾气吧?主席都提倡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咱们这次开会,团结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整个过程也足够紧张严肃。这会议都快结束了,我就随口说了几句闲话,活跃一下气氛,不至于让您这么大动肝火吧。而且,我说的也没错啊,这消息可是从市委组织部门传出来的,现在大家都知道,下一步要来咱们东洪当县长的就是李朝阳。”说着,他为了缓和气氛,连忙拿起桌子旁边那个红色的铁皮镂空暖水壶,小心翼翼地给李泰峰的水杯里添满了水。

李泰峰没有理会曹伟兵的举动,继续严肃地批评道:“就算是李朝阳要来,那又怎样?我在会上说的话,你根本没听进去。不管来的是谁,这都是正常的组织人事安排。”

曹伟兵急忙说道:“说是正常安排,可这话怎么听都觉得不对劲。为啥不能从我们东洪县自己的干部中选拔县长?偏偏要从临平调人过来。李书记,我真没别的意思,您在东洪这么多年,培养了那么多优秀干部,难道就没有一个能胜任县长一职的,这么多干部,就不能也交流出去当个书记?”

听到这话,李泰峰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波澜。他在东洪县扎根多年,悉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干部,内心深处,自然希望能将东洪县的事业交到自己信任的心腹爱将手中。当然也希望东洪县的干部能够走出去,但如今,东洪县的干部队伍如同一潭死水,外面的干部进不来,里面的干部出不去。进不来形成自我循环也计算了,但接连两任县长都是外县人,这让李泰峰内心里也是有些许的意见。但意见归意见,做为一个成熟的基层领导人,李泰峰自然不会把对组织的不满写在脸上。

李泰峰缓和了一下语气,说道:“伟兵啊,你也老大不小了,你父亲以前也是县委的主要领导,你做事不能再像个不懂事的孩子。我跟你说,有些事我可以包容你,可要是李朝阳来了,他可不一定会像我这样。”

曹伟兵不以为然,撇了撇嘴说道:“李书记,您看吧,事实就是李朝阳要来当县长了。”

李泰峰轻轻敲了敲桌子,说道:“别打断我说话。我从来没否认李朝阳要来,我只是提醒你,如果你不改变你现在这种作风和习气,很可能会成为新领导眼中的‘刺头’,到时候人家要是拿你开刀,你可别后悔。”

曹伟兵满脸不屑,说道:“拿我开刀?我现在分管的都是些没人愿意管的边缘工作,既不管财政税务,也不管公安工业,手上根本没什么实权。拿我开刀,这不是明摆着欺负老实人嘛。有本事,去动那些真正有实权的人啊。”

李泰峰脸色一正,严肃地说道:“别一口一个‘那些人’,大家都是班子里的同志,共同为东洪县的发展努力。不管怎样,我都不希望你们被别人抓住把柄。就你现在这种懒散、随意的作风,要是真有人给你上纲上线,定个目无组织、目无纪律的罪名,你承受得起吗?”

曹伟兵连忙说道:“李书记,李书记,东洪县要是没有您在这里掌舵,这班子早就乱成一锅粥了。您这个市人大副主任有什么好当的,给您提半级,说白了就是想把您支走,这样一来,下一步党政大权不就都落到李朝阳手里了。”

“哎呀,你这同志,嘴上一点把门的都没有。好了好了,该提醒你的我都提醒了,该说的也都说了。你要时刻牢记维护班子的团结。你好好想想,今天你在会上说的那些混账话,要是传到上面领导耳朵里,尤其是传到李朝阳那里,人家会怎么看待你?会对东洪县的政治生态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你考虑过没有?”李泰峰语重心长地说道。

李泰峰对曹伟兵的批评教育持续了足足十分钟,期间千叮咛万嘱咐,最后严肃地说道:“你回去写一份检讨,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明天交到我这里来,也让你好好长长记性。”

曹伟兵对写检讨这件事根本没放在心上,反正以往这种事情,他都交给自己的联络员去处理,自己动动嘴,别人就会帮他把事情办妥。

李泰峰离开办公室后,东洪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办公室主任吕连群适时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恭敬地说道:“书记,这是年后调整的拟任正科级干部人选名单,您再仔细过目一下。等条件成熟后,在这次人代会上,就由新任县长同志在人大会上提名这些人选。”

李泰峰伸手接过名单,随后从桌子旁拿起老花镜,戴上眼镜后,认真地看了起来。这份名单上涉及的干部数量不少,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县直单位几个核心大局的局长人选。

李泰峰仔细看完名单后,缓缓摘下老花镜,轻轻地放在茶垫上。他微微抬起手,轻轻敲了敲桌子,思考片刻后说道:“这个名单呀,先放一放吧。新县长马上就要到任了,作为班子里的二把手,对于提请各局局长的人选,理应让新班子领导也参与意见,充分尊重他的看法。等县长同志来了之后,你找个合适的时机,跟他通通气,详细给他介绍一下这几个干部的情况,让他尽快熟悉。另外,该遵循的规矩和规则,我们一个都不能落下。人家新领导刚来,总得给他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熟悉县里的干部队伍和工作情况。你再给人大主任老焦说一声,如果来不及把人代会往后推迟一段时间。或者这次会议先暂时不讨论人事议题,等下次主任常务会议的时候,我们再集中精力研究。”

吕连群听后,不禁感叹道:“书记,您对这个新县长同志,那可真是考虑得无微不至。他还没到,您就已经把生活、办公、工作等各方面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在常委会上还如此用心维护他的体面。也只有您老才有这样高的觉悟和宽广的胸怀啊。”

李泰峰微微摆了摆手,说道:“咱们都是受党教育多年的干部,这点觉悟还是应该有的。组织既然做出了这样的安排,我们就要积极配合,全力支持新领导开展工作,为东洪县的发展共同努力。”

吕连群又接着说道:“书记,今天曹伟兵在会上的表现实在是太过分了,完全无视组织原则,毫无组织性和纪律性可言。”

李泰峰脸色平和,缓缓说道:“这个小曹啊,从小在干部家庭长大,虽说在基层锻炼过几年,但那时候他父亲还在位,多少有些骄纵,脾气古怪了些,倒也能理解。我已经让他写检讨了,重点就是让他认识到不该随意议论组织人事安排,不该对新领导妄加揣测。通过这件事,希望能让他深刻反省,有所成长。朝阳同志可不简单,据我了解,他不仅工作经验丰富,背景深厚啊。这说明钟毅书记、张庆合市长,对李朝阳那是高度信任,不然,怎么会在他年纪轻轻的时候,就把他派到咱们东洪县来担此重任呢。”

吕连群满脸堆笑,语气中满是钦佩地附和道:“是啊,咱们东洪那可是全省20个吨粮县试点县中,率先完成百万亩吨粮田建设总目标的地方,实打实的农业第一大县。组织上把李朝阳派过来,说白了就是来积累资历、镀金的。”

李泰峰微微颔首,神色认真地说道:“你说的这点,我赞同啊。农业可是立国的根基,没了农业,其他一切都成了空中楼阁。为啥农业被称作第一产业?就是因为它是基础性产业,就拿咱们东洪县来说,产出的粮食,能养活东原一半的人口,这可不是小事啊。”

吕连群赶忙接着话茬,语气中带着几分恭维:“领导啊,这些成绩,可都是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取得的。您看,在全市九县二区里,组织上让您到人大担任副主任,解决您副厅级干部的身份,那个刘乾坤,当区长也不过是市政府的党组成员,这足以证明咱东洪县的分量,更凸显出您的重要地位啊。”

李泰峰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谦逊的微笑,缓缓说道:“这么多年,要说我为东洪县做了点事儿,主要也就是在农业方面下了些功夫。在全市九县二区一把手当中,在农业这块工作上,我自认为还算做得不错,勉强能算名列前茅吧。但虽然有些成绩,也绝不敢骄傲。”

与此同时,在东投集团会议室里,胡晓云与晓阳正围绕着合作事宜展开谈判。谈判桌上,气氛略显凝重,加上张云飞,三人你来我往,却始终没有达成一个明朗的结局。尤其是在股权比例这一关键问题上,胡晓云出于对未来交通运输行业前景不确定性的深深担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不过,双方心里都清楚,彼此都有着继续合作的意愿,也都愿意就此事进一步沟通协商。而胡晓云和晓阳也都明白,这件事情的走向,关键并不在于他们两人之间的讨论结果,而是背后有着齐永林有意拉郑红旗一把的因素在推动。就拿当下的高粱红酒厂销售公司来说,从诸多细节中便能看出齐永林有意为郑红旗的政绩添砖加瓦。

立春过后,整个东原大地仿佛从沉睡中渐渐苏醒,天气随着时节的更迭悄然发生着变化。往昔寒冷的冬天,似乎将世间万物都冻得失去了生机,而如今春天的暖流正缓缓涌动,为这片大地注入新的活力。正月里的东原,天气还有些寒意,但这寒冷的天气丝毫阻挡不住人们内心奋斗的热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