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夺宋:水浒也称王 > 第1050章 玄阙驿的故事

第1050章 玄阙驿的故事(2/2)

目录

辽国契丹人又不关心漠北,甚至可以说漠北的混乱就是契丹统治者们刻意引导出现的,自然就没人记录这里发生过的一切。

玄阙驿的驿长,是跟随合不勒在西域作战受伤归乡的一名乞颜牧民,只是跟着岳飞西进数年,他已经学会了汉军的规矩,除了长相稍异,衣着习俗都跟汉人没太大区别了。

玄阙驿也是漠北最大的一个驿站,有五个大院子组成,院墙皆为土坯,半人高,栽种了些漠北的树木,以此为中心,就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集市,每三日一开。

围绕着玄阙驿,周边分布着大约五个小部落,距离蔑儿乞部的牧场也不远,有三十名汉军驻守。

这些汉军是临时驻派的,因为朝廷正在测量大地以重新修订历法,故而为了来往接应方便,在漠北巡视的郝思文便将汉军沿着驿站分驻了下去。

在玄阙驿,虞允文遇到了熟人,是朝廷派往北海西北测量的带队官员吕舜举。

吕舜举是司天监少监,师从宋仁宗时期着名的历法、天文学家刘羲叟,算是刘羲叟的徒孙。

在本朝诸官署机构当中,司天监是少有的近乎世袭的机构,其中官吏几乎都是师徒关系传承下来的。

毕竟是个专业性极强、要懂天文、地理、历法、算术的技术型部门,这种世袭还不是子承父,而是大多有师徒继承。

吕舜举也曾经在国子监进修过算术,还被京师大学堂聘为算术科博士,所以他与虞允文也算是同学关系。

吕舜举比虞允文回来得更早,他去年时就带队出发,在郝思文的协助下,前往北海西北,并在蔑儿乞部最北面的牧场那里建了观测点。

虞允文还不知道,王伦是打算将他按照未来的宰相培养的,宰相不需要专精于某个俗务,但却需要事事皆通,要有一个足够开阔的眼界,所以在王伦的规划中,从北海返回后,虞允文还得去西域走一趟,接着去南海跑一遭。

所以虞允文挺羡慕吕舜举的,能够以自己爱好为职业,即便不想做官,去了京师大学堂,也要被一群年轻士子读书人们尊称一声老师,未来再也不必局限于从前那般为妾为婢的日子了!

本朝的诸多改革下,司天监的改革是最大的,并不是说官吏配置、职责有了什么变化,而是在王伦的推动下,司天监不必将天象与人间异常刻意联系在一起,有日食、月食、客星等天文异象,朝廷已经认为这都是大千世界的自然现象了。

简而言之,司天监曾经要负责的神秘学说被剔除,成为一个单纯研究天文、地理、历法的技术部门,也不需要似前宋时那样,被党争、政斗来回牵扯而不得脱身了。

吕舜举是河东人,在北海西侧待了一年多,整个人黑黑瘦瘦的,便拉着四川人虞允文,颇有兴致地去听了一回戏。

舞台上唱戏表演的是河北班子,唱得却是脱胎自“汴腔”的“真定腔”。“真定腔”起源自大名府,因为多唱三国,尤其是赵云故事,故而得名。

不但是台下的汉人们,就连许多凑热闹赶来的漠北百姓们,也举着脑袋听得津津有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