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687章 老周的小心思

第687章 老周的小心思(2/2)

目录

周宗阳也是雷厉风行,立即召开了编辑会,谈了征文大赛的事情。并自任评委会主任,孙朝阳副主任,评委有大林和小玉等几个主编,老高依旧顾问。

不过悲夫同志现在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坐在那里不住打盹。而且,他今年老花眼特别厉害,戴上眼镜看书看报老半天都看不清楚,连放大镜都使上了,实在帮不上什么忙。

按照周宗阳写的那个征文公告来看,这次大赛主打的就是一个新潮,以扶持探索散文为主。

对此,孙朝阳是很不以为然的。小说你搞搞意识流,搞搞时空交错,搞搞反情节可以,倒是能糊弄一下文学青年。散文因为体量有限,一篇文章也就三四千字,全盘意识流化,读者一打开杂志,看得一头雾水,自然不会鸟你,那后果就严重了。

孙朝阳虽然一心调走,但《中国散文》是自己的心血,编辑们都是自己的哥们儿。一旦杂志销量不好,吃亏的是他们。

所以,他无奈之下只得把工作担子挑起来。

孙朝阳侃侃言道,这次征文的主题是《人间的旅程》。所谓旅程,就是行走和经历,就是我们人生中所碰到的事儿。所以,入选稿件的标准就是出来了——一个故事——让人感动的故事。

一个主编问:“朝阳,感动的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是让人感动的?”

孙朝阳:“亲情、友情、爱情。”

他笑着说,比如王骁波同志的《思维的乐趣》中有一段写他插队时吃地瓜。那玩意儿很甜,糖度高,热量高,产量又大,是老乡们度过饥荒的好东西。但有一点不好,不太好消化。吃得多了,肚子胀气,开始不停放屁。

王骁波在文章里写道,大伙儿天天吃红薯,一到晚上就砰砰砰响个不停,被子里乌烟瘴气。

不过,这段文字在《思维的乐趣》中也是一笔带过,其实可以单独拎出来弄一篇散文嘛,读者也喜欢看。

听孙朝阳这么说,众人都转头看着会议室里的王骁波,同时哈哈大笑。

王骁波咧了咧嘴,一头乱发无风自动。

小玉毕竟是个女孩子,虽然大大咧咧,但孙朝阳一通屎尿屁下来,还有红了脸,反驳道:“朝阳,文章本是雅事,写放……那个屁,是不是太俗气了,格调也不高。”

孙朝阳:“所以要提炼主题,升华主题啊!通过写吃红薯,写放屁,升华到生活的乐趣和思维的乐趣上面去,这一点骁波就做得很好。你们再读读《思维的乐趣》好好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理儿。”

众人眼睛都是一亮,依稀把握到了什么。

孙朝阳说:“散文从体量上来说比较小,所以只能截取生活中第一个截面。文青文章的写法,说穿了就是用一滴水反映阳光。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座各位都是资深编辑,编辑的工作是帮作家选题,调整写作状态,教写作原本不是我们的工作。但《中国散文》很多作者其实都是新手,你得一点点培养。所以,还是要给他们灌输一些基本的写作常识。”

周宗阳的眼睛也亮了,他竟然有种醍醐灌顶之感。虽然个人对孙朝阳极度反感,但内心中却不得不承认,这厮真特么是个天才,而且特别会培养作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