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0章 郭子仪(2/2)
其实安史之乱之后,郭子仪已经是功高盖主了,纵使他已经有一个儿子死在了战场上为国捐躯,他还是兢兢业业恪守臣子本分。在第二次长安之乱时候,唐代宗都已经跑了,郭子仪还是义无反顾前来救援。
当时有一个人叫做王献忠,此人谓子仪曰:“今主上东迁,社稷无主,令公身为元帅,废立在一言耳。”意思就是郭子仪现在的声望和名声以及麾下的军权,他只要想做皇帝,还真就可以在长安代唐了!
其实说实话,当时的郭子仪只要有这个想法,他很可能就会比赵匡胤早个几百年黄袍加身,成为皇帝了!
但是,郭子仪果断拒绝了,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也是他的忠心之处。在封建社会,皇帝喜欢的人,忠心永远要放在才能之前!也是因为其忠贞不渝的操守,郭子仪也常常拿来跟诸葛亮比拟……
这个事情在当时并不是什么冷知识,其实当时很多人的心里都觉得郭子仪完全可以取李唐而代之,包括郭子仪自己的儿子。郭子仪有一个儿子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了,还有一个儿子郭暧迎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
相传,有一次郭暧曾和升平公主发生了口角,骂道:“你不就是仗着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不稀罕当皇帝罢了!”
公主大怒,回宫告诉父亲。没想到,唐代宗听完之后,不仅没有生气,还很认真说道:“他说的没有错,郭令公要是想当皇帝的话,天下就不是我们家的了。”之后,还责骂了闺女不懂事,并且命令公主回家去了。
郭子仪得知后,将郭暧关起来,自己立刻去向皇帝请罪。不过代宗依旧不当一回事,还宽慰郭子仪道:“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子女夫妻间的事,不用理他。”
郭子仪回来后,将郭暧狠狠杖打了一顿,也幸好唐代宗念叨着郭家有功,不计较那么多。否则,摊上这倒霉儿子,郭家早就被灭族了……(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故事是在吹唐代宗)
“如果说其他顶尖名帅都是统率值、武力值双绝,最多加一个智力值三绝的话,那么郭子仪还要额外多一个政治值,他的政治水平绝对不低,智力值就不用说了,若是武力值再高一些,那就可能奔着四双去了!”
“而且为人忠诚,不搞有的没的,有功不骄傲,兵败也主动要求被贬官,没有兵权的时候就老老实实为政,也不去争去抢,再次启用人家也没有意见,继续尽心尽力为国尽忠,奋勇杀敌!”
“知进退、明得失,不争不抢,不卑不亢,简直是一个合格臣子的典范啊!”
张富按压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开始疯狂夸赞郭子仪了,越说自己越兴奋,一拍手,继续问道:“来吧,告诉我,这位全能型人才的汾阳郡王现在所在何处,我一定要早些见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