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第二市场(2/2)
所以刘耀明需要想办法将从美国挣来的钱在花到美国去,
首先就是石油,
不断扩大的炼油产业就是贸易逆差的平衡点之一,
矿产就是第二个平衡点,
大量的进口美国的矿产是刘耀明找到的第二个平衡点,
第三就是肉类的进口,
自治区这些年虽然农业养殖不断的发展但是还是有些差强人意主要是人口不断的增加的缘故好不容易养殖业满足了人数的要求了但是自治区的人早已经不是当初那点人了所以养殖业一直以来就是差强人意的,
这种平衡贸易逆差的办法虽然短暂的解决了双方的贸易逆差但是还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原料相比较工业产品来说还是价格便宜了,
所以美国需要出口大量的资源给自治区这样才能够买到自治区的工业产品的,
这样的模式时间久了那么问题就会诞生的,
这就是刘耀明为什么要开辟第二市场的原因,
他需要贸易从美国的贸易市场中转移出来一部分到大清去这样就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了,
万一有啥问题不至于让自治区的工业无法解决的,
可惜后来不管是长顺德远洋贸易商号还是其他的广东商人都因为当年肃清王的强买强卖的所以大家开始逐步的退缩了,
虽然最后坑肃清王的主要人不是他们但是却和他们有关联所以为了方式报复的很多的商人都是慢慢的转移到了自治区或者是东南亚了,
这也是自治区的产品能够在东南亚买的好的原因之一,
有着这些商人的售卖可以说是在逐步推广开来整个东南亚地区,
第一次的失败刘耀明其实就有些放弃扶持国内工业的想法了,
因为他也觉得不解决旗人的问题,解决朝廷制度的问题永远无法发展工业的,
不过后来左宗棠的到来给了他一个希望,
最终也是诞生了从当年到今天一直在执行的用人口换工业设备的贸易协定了,
可惜这些对于满清来说还是不够,刘耀明不可能将自治区所有的产品都搭进去的移民人口的,
所以他也是给出的移民价格很低的所以满清的工业设备也是拿到手的没有多少数量,
而在这其中其实不管是李鸿章还是刘耀明并不知道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设备到了满清之后被旗人贵族们打着建设大清工业的旗号的划拨给了他们以后为了能够花天酒地的又给卖了,
而且还卖给了日本人,
所以其实自治区有着相当一部分设备是流落到了日本人手中的,
因为日本也是在发展工业他们也是需要大量的设备的但是欧洲的设备价格太昂贵了,
而且这几年欧洲紧张的局势的设备也不好买所以正好旗人想要卖他们想要买的达成了买卖协议的,
刘耀明这两天也是不光是参加各种活动还在心里谋划的这次乘着李鸿章来自治区的自治区能够在这上面做些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