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亲临一线(1)(2/2)
”王书记,渭水河渭水县境内两岸大堤我敢保证在强降雨来临之前完好无损,可我担心的是上游武庭县境内可能会出现问题。″丁东方担心地说。
”武庭县境内大堤怎么了?是损坏很严重嘛?″王伟江吃惊地问。
“王书记啊!要不是您力排众议将我从武庭县县长的职位调到渭水县担任县委书记,恐怕我还一直在武庭县担任县长呢。说起来,我在武庭县可是工作了好几十年,那里的一草一木、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村庄,甚至每一处产业我都再熟悉不过了。
武庭县这个地方可不简单,它可是咱们前任市委书记杨尚兵和前市政法委书记孔祥云的老家呀!可令人遗憾的是,这两位曾经身居高位的市领导,他们不但没有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反而放纵自己的行为,毫无底线可言。更糟糕的是,对于他们那些亲朋好友,也是一味地包庇和纵容。
正是因为背后有着这样强大的靠山,两位领导家中那些人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大。他们肆无忌惮地从事着各种违法乱纪的勾当。就比如说吧,有人私自去开采那些本不应该被随意挖掘的小煤窑;还有人胆大包天地开着船只,在河道里非法采挖沙子。这种种行径,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危害。他们虽然干着违法乱纪之事,可因为有市领导撑腰,县里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由于县里各个职能部门领导大多都是他们两位前领导的部下,那种相互牵连的裙带关系十分复杂,由于这种十分复杂的裙带关系仍存在,这些年来,实际上武庭县偷偷盗采河沙活动就一直没停止过。″丁东方说。
”丁东方,那你怎么没有向我反映过,你这不是隐瞒不报嘛?你还有点组织原则嘛?″王伟江生气地责问道。
”这……这……王书记,您说我一个已经调离武庭县的人,还在背后去说武庭县的事,这样做合适嘛?武庭县以前那些同事会怎么看我……″
”他们怎么看你重要嘛?大是大非面前党性原则,集体利益重于一切,个人利益永远排在后面。″王伟江说完就走到车边拉开车门,坐到里面对李健说:”去武庭县。″
丁东方被王伟江批评后一点气也没有生,他跟到车前目送着王伟江乘车离去。正是因为他及时提醒王伟江,王伟江才立即赶往武庭县境内巡视检查,轿车在大堤上飞驰,路两边参天大树仿佛一排排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王伟江心想:丁东方说的应该是实情,如果是实情那么武庭县面对这次强降雨能不能保住河堤大坝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以他才匆匆上车赶往武庭县。
四十分钟后,李健驾驶着轿车驶入武庭县境内,而王伟江在车里就看到有几条船就停在两县交界处靠武庭县这边河道内。”靠边停车。″王伟江命令道。
李健轻踩了两下刹车踏板,伴随着轻微的摩擦声和车辆的缓缓减速,那辆轿车如同被驯服的骏马一般,稳稳地向着道路右侧靠拢,并最终安静地停了下来。
王伟江迫不及待地下了车,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瞬间便锁定在了不远处岸边停靠的那几艘船只上。只一眼,他便能确定这些正是他们要寻找的采沙船。只见这些采沙船上装备齐全,巨大的吸泵高高耸立着,仿佛随时准备吞噬一切;长长的输送带则像一条蜿蜒的巨蟒,静静地卧在那里,等待着被启动并发挥其输送沙石的作用。
王伟江顺堤而下,堤坡上尽是遗漏下来的沙子,在炎热的太阳照晒下变得更加松散发白,这很明显都是夜晚传输过程中散落下来的,事实证明,时至今日他们还在河里偷采着沙子,可想而知该县的职能部门不作为到了什么地步,采沙船就这么堂而皇之,明目张胆地停靠在河边,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宣誓:”我就停在这里,谁能奈何我?”
王伟江来到河边沿着跳板登上了船,在简陋的船头驾驶室内,五个人正在围着桌子炸金花,可能是由于炎热的原因,几个人都赤裸着上身,两个剃了光头,油光发亮的头皮反着光,五个人有四个都纹着身,有的纹在肩部,有的纹在背部,各种稀奇古怪的图案都有。
他们各人面前都有厚厚一沓百元大钞,仅从这点判断,他们赌的钱并不小,他们见王伟江这个陌生人进来,就跟没看见似的,一点警觉也没有,仍在有说有笑地玩着牌,这时其中一个光头对王伟江道:”是来预定沙子的吧?,你们一天能要多少吨?运到什么地方?″
原来这几个把王伟江当成来买沙子的了,王伟江干脆来个将计就计,”我一天用沙量大约在五百吨左右,地点在渭南市市区。″
”在市区呀,那路途不远,十多车就拉完了,你准备什么时间要?″光头又问。
”两天后,但我首先申明,我用你们的沙子,你们必须保证沙子质量,尤其是沙子要干净,不能含泥量大,否则会影响工程质量。″王伟江强调说。
”哈哈,你是外地到我们这干工程的吧?当地建筑界谁不知道渭水河里的沙子品质是上等啊,你尽管放心,我们确保沙子质量,而且保证你们通过质检。″
”那每吨价格是多少?″
”我们是第一次合作,给你优惠价,七十元一吨。″光头看似大方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