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宋辽金和议2(2/2)
完颜阿骨打皱着眉头,一脸警惕:“宋辽向来反复无常,在未确定保障措施前,朕不可能轻易放弃武装。”
郑荨暂时忽略了一脸得意的李世民,低头思索着三位太祖的话。他们的意思,是不是还有商量的余地?
既然有得聊,那就来呗!政治博弈她或许不在行,但转移矛盾她可是有一手!至于把矛盾转移给谁?
她想到了唐玄宗李隆基!
于是,李世民刚刚露出的笑容瞬间消失,因为郑荨让系统播放了安史之乱的画面
她说,“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史思明等叛将多为胡人,他们的叛乱给唐朝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田园荒芜,人口锐减,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一事件让唐朝统治者和部分士大夫对少数民族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和猜忌
他们认为少数民族将领不可靠,少数民族势力可能会威胁到唐朝的统治,从而强化了华夷有别的观念,‘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也因此甚嚣尘上
这种观念像毒瘤一样,影响了两宋时期各民族对待双方关系的态度!你们这几个政权,在交往中,往往难以达成长期稳定的和平协议,冲突频繁不断对不对?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阻碍了国家的统一进程!
朝堂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形成了一种顽固的氛围,影响了统治者的决策!一些大臣主张强硬对抗,反对和平交往与融合,使得你们在处理民族关系时缺乏灵活性和长远眼光,难以制定出有效的统一策略是与不是?
但华夷有别的观点是不对的!君不见,一些异族将领在安史之乱中忠心耿耿,为唐朝平叛立下赫赫战功!
仆固怀恩是铁勒族仆固部人,他在安史之乱中,跟随郭子仪、李光弼出征,冲锋陷阵,为收复长安、洛阳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家族为平叛付出了巨大牺牲,数十人战死沙场!
契苾何力,铁勒族契苾部人,在安史之乱前期,虽已年迈,但仍披挂上阵,积极参与平叛,在与叛军作战中表现英勇,为维护唐朝的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李光弼,契丹人,他是安史之乱中的重要将领,指挥了多次关键战役,如太原保卫战等。他成功阻挡了叛军的攻势,为扭转战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治军严谨,善于用兵,与郭子仪齐名,被誉为‘李郭’,是唐朝平叛的中流砥柱之一!
老祖宗们,安史之乱,宛如一场黑暗的风暴,无情地席卷了大唐的万里江山,不仅将盛世的繁华撕得粉碎,更在民族关系的长河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安禄山、史思明等胡人叛将的倒戈,让信任的桥梁轰然崩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如毒瘤般滋生,给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然而,在这场血与火的浩劫中,仆固怀恩、契苾何力、李光弼等异族将领,却如同一座座屹立不倒的灯塔。他们不顾生死,奋勇平叛,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忠诚的赞歌,展现了超越民族界限的大义与担当!
这一乱一正,让人深思,民族的标签不应成为猜忌的理由,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从来都不应是出身,而是其行为与内心的抉择!
安史之乱虽已远去,但它留给后世关于民族关系的思考,却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我们理应从这段沉重的历史中汲取教训,以开放包容的胸怀,跨越民族的隔阂,让每一个民族都能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在场老祖宗们的反应姑且不提,远在千里之外的一处酒店里,李隆基正手持茶盏,悠闲踱步
突然,一阵没来由的寒意袭来,他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手中茶盏险些滑落
李隆基眉头紧锁,揉了揉发酸的鼻子,心中顿感不安。原本晴朗的天空,此刻在他眼中似乎也蒙上了一层阴霾
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天际,一种不祥的预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好似有一口巨大的黑锅,正穿过层层云雾,朝着他狠狠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