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有个乖崽崽叫扶苏 > 第250章 七子悲歌之旅大

第250章 七子悲歌之旅大(1/2)

目录

在白玉山山脚下的历史文化展厅里,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展柜上,映出那些记录着岁月沧桑的文物

郑荨捧着一捧白菊对着老祖宗说道:“老祖宗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旅顺就像一座醒目的界碑,承载着中华民族波澜壮阔又满是血泪的记忆

《七子之歌·旅顺·大连》宛如一首穿越时空的悲歌,时刻提醒着我们那段不能忘却的过去。今天,就请各位随我一同探寻这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

众人走出展厅,朝着白玉山塔走去。清晨的阳光洒在塔身上,这座饱经沧桑的建筑却散发着冰冷的气息

郑荨紧跟在旁,开始介绍:“这座塔始建于1907年,日本侵略者驱使两万多中国劳工,耗费两年零五个月才建成。塔高66.8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整座塔形似日本老式火炮的炮弹

日本侵略者将其命名为‘表忠塔’,妄图借此炫耀侵略战功、美化侵略行径,永久奴役中国人民。然而,这座塔恰似一把刺向中国人民心口的利刃,时刻提醒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

郑荨轻轻抚摸塔身,粗糙的石面传来冰冷的触感,她的声音也变得沉痛起来:“在修建过程中,中国劳工不仅要承受繁重的劳动,每天从早到晚都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度过,还要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和日本监工的打骂。许多劳工因劳累过度、饥饿和疾病,惨死在工地上。他们的生命如尘埃般消逝,却无人问津,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汉武帝听闻,眉头紧紧皱起,眼中满是愤怒,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说道:“这些侵略者实在可恶,竟如此残害我华夏子民!”

随后,众人移步至观景台,极目远眺,整个旅顺军港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小周手指向军港,“旅顺军港地处辽东半岛西南端,黄海北岸,港内水域宽阔,四周群山环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880年,清政府开始在此修建军港,经过多年建设,旅顺军港成为当时亚洲第一大军事要塞,在我国近代海军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小周的语气陡然一转,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但1894年甲午海战的爆发,彻底打破了这片海域的平静。日本联合舰队蓄谋已久,对北洋水师发动突然袭击。尽管北洋水师官兵奋起抵抗,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但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贪污成风,导致海军装备落后、弹药不足,再加上指挥失误等诸多原因,最终惨遭失败。”

二凤目光如隼,凝视着平静的海面,似乎透过这平静的表象,看到了当年海战的惨烈场景:战舰轰鸣,硝烟弥漫,战士们奋勇厮杀

郑荨接着补充,“旅顺军港随后被日军占领,他们在这里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无数无辜百姓惨遭杀害,大街小巷血流成河,旅顺城瞬间变成一座人间地狱。这场战争不仅让中国失去制海权,也让旅顺人民陷入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之中,饱受苦难。”

众人沉浸在这段悲痛的历史中,心情沉重。郑荨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如今站在此处,仿佛能看到当年北洋水师官兵奋勇作战的身影,听到他们冲锋陷阵的呐喊声。他们为了保卫祖国的海疆,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爱国赞歌。然而,他们的牺牲并没有换来真正的和平,旅顺依然在列强的铁蹄下苦苦挣扎。”

这时,众人的耳畔仿佛响起《七子之歌·旅顺·大连》中“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这句歌词,这是旅顺人民对祖国母亲的深切呼唤,也是他们渴望摆脱殖民统治、回归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

一行人怀着沉重的心情,继续沿着山路前行,不多时,便来到日俄监狱遗址。这座阴森的建筑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散发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息

老朱看着眼前的建筑,眼中透露出愤怒与不解,郑荨看了眼洪武老祖宗,眼神示意懿文太子安抚,随即开口介绍:“这座监狱始建于1902年,由沙皇俄国率先建造。1905年日俄战争后,被日本侵略者进一步扩建。它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拥有各种牢房275间,可同时关押2000多人。此外,还有检身室、刑讯室、绞刑室等诸多附属设施,这里就是一座人间地狱。”

走进监狱,狭窄昏暗的牢房里,摆放着简陋的木板床和破旧的生活用品。墙壁上,还残留着被关押者留下的字迹和手印,仿佛在诉说着他们曾经的痛苦与抗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