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上元节(1/2)
午后,沈熠与赵云溪离开了皇宫。
鉴于时间还早,两人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在街上闲逛了起来。
也幸亏现下是年节,街上没多少人走动,否则以他们俩这慢悠悠的步伐,定然会造成交通拥堵。
柳含烟今天也回娘家了,除了沈泓陪着她外,他还带上了沈烨与洛子宁。
一来,洛子宁如今尚未与沈烨正式举办婚事,算不得出嫁妇;二来,她在姜国时已经没有娘家了,如今又为了自己的爱情,背井离乡来了圣朝,只能将生活的重心移到沈烨身上来。
而柳含烟今天之所以要带洛子宁回娘家,主要的目的还是想与娘家人进一步谈谈两个孩子的婚事。
若是可以的话,两人成亲那日,沈烨就从柳家将洛子宁娶回镇国侯府。这样既顾全了礼数,又给了洛子宁应有的尊重。
柳含烟一行回到侯府时已经酉时三刻了,从他们脸上挂着的浓浓笑意来看,今天的婚事会谈进行得非常顺利。
接下来几天就是走亲访友的日子了,但沈熠却像个没事人一样,除了初三那天去拜访了凌亲王府、外公柳家和睿亲王府外,他此后几日便整天待在梧桐院里,哪儿也不去。
但另一边,沈烨却忙得晕头转向。
他出身行伍,在此前的大战中又立下了巨大的功劳,一度被朝廷一些年轻的武将奉为神话。
当初,他生死不知、下落不明的消息传回京都后,那些年轻的武将不禁为之扼腕叹息了许久。
岂料到了年关,他突然就回京了,而且据说不久后又要成亲了。
这更是引起了那些武将对他的好奇,因而每天都有上门拜访的。
还有沈煜,随着原礼部尚书王衡的致仕,他在礼部的地位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这也导致他如今在朝中的风头绝不亚于其父兄。
这样一来,一些想要巴结她或是想拉拢他的人自然不会放过年节这个机会,光明正大地登门谈事。
至于沈煖,这些天也与她的那些小姐妹们相谈甚欢,甚至都约好了上元节晚上去看灯了。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正月初七,吃过早饭后,沈熠穿得暖暖和和的,带着姜姝和玄策出了门。
他们今天要去找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铁匠,想看看定制的那些手术工具是否已经打出造好了。
虽说是过年,但老铁匠很有职业道德,并没有收了钱就不办事。
沈熠等三人上门的时候,老铁匠刚好打完了最后一件止血钳,正准备洗手吃饭呢。
“铁老伯,在下冒昧登门,打扰您老人家了!”沈熠十分客气地与老铁匠打着招呼。
老铁匠本姓林,只因打得一手好铁,又脾气火爆,便得了一个“铁老头”的外号。
时间一长,周围的人便无意识地帮他改了姓。
可他也不在乎,谁让他已经绝后了呢,姓什么都无关紧要。
据沈熠所知,老铁匠年轻时在北境当过兵,后来伤了一条腿,却因当时的条件限制,没能及时治疗,最后变成了瘸子,不得已退伍了。
老铁匠的妻子看到他变成了这副模样,整日里便因些家长里短的小事而骂骂咧咧。
可他脾气火爆,哪能忍受一个妇道人家整日在他耳边唧唧歪歪,一怒之下打了妻子一巴掌,随后以“七出”中的“口多言”为由,一纸休书将妻子扫地出门了。
后来朝廷征兵,老铁匠因身体原因,只能将家中的独子送上了战场。
遗憾的是,他的独子死在了战场上,而他又因为身体不好和脾气火爆,也没女子愿意嫁给他,此后变成了断子绝孙的孤家寡人。
对于老铁匠,沈熠虽然有同情心,但远达不到泛滥的地步。找他打造手术工具仅仅是因为他技艺纯熟,有事半功倍之效。
老铁匠对于“铁老伯”这个称呼有些拘束,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局促地道:“沈爵爷客气了,您能光临寒舍,是草民的福气。”
沈熠淡然一笑,没有过多客套,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回沈爵爷,小老儿已经按照您给的图纸及打造要求,将大部分东西都打造出来了。再有两天时间,小老儿便可以交工了。”
“这么快?看来你的手艺一点儿也没有落下,我们的合作依旧很顺利嘛。”沈熠随口说了句好听的。
当然,这并不是他刻意与老铁匠套近乎,而是因为老铁匠确实有两把刷子。
早在沈熠准备开火锅店的时候,他就通过关系找到了这个老铁匠,打造了许多轻便好用的铜锅。
出行的路上,用来煮菜、熬汤的那两口小吊锅也是老铁匠打的,一度拯救了沈熠挑剔的胃。
听到沈熠的夸奖,老铁匠郑重地向沈熠保证,一定会保质保量地打造出这批东西。
随后,他又将已经打造好的东西拿了出来,请沈熠验收。
若是有什么不满意的,他也好及时返工,以免耽误了沈熠的要紧事。
沈熠也没有客气,将箱子中的手术工具依次拿了出来,认真地判断过后,深深地为老铁匠精湛的打铁技术所折服,临走前又给了他一些赏钱。
回到侯府,沈熠让姜姝和玄策先回去,他自己则来了沈烨的栖霞院,告诉沈烨手术工具已经快准备好了,等过了正月十五便可以找个机会做手术了。
“大哥,这两天你就少出去应酬吧,要养好精神,面对接下来的手术。”沈熠耐心劝诫,又说做完手术后双腿可能会引发剧痛,希望沈烨能坚持下去。
“三弟,你放心吧,大哥好歹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些痛还是能忍受的。”沈烨对自己的耐性很有信心。
告别沈烨,沈熠顺道去见了赵真和柳含烟,与爹娘聊了几句,这才回了梧桐院。
时间很快便来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这天。
一大早,整座侯府上下便热闹异常,到处张灯结彩,颇有种还在除夕夜的感觉。
在圣朝的传统习俗中,上元节是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以圣历而言,正月是一年的元月,万象更始;而正月十五又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故而很受重视。
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在这天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既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等民俗活动,也有舞龙灯、踩高跷等社火表演,这些都表达着人们祈祷丰年的意愿。
聆音楼中,眉儿按照沈熠的吩咐,在向三娘的安排下,欲拒还迎、声情并茂地演唱了一首《青玉案·元夕》。
由于进出聆音楼的人多是些有才气的文人才子,他们远比一些暴发户出身的人更能理解这首词的美妙之处。
于是,在这些才子们的争番品鉴下,这首词和眉儿一起火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