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最后考验,动辄数亿美元的研发成本!(1/2)
林根生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当这个问题摆在自己面前时,他竟然会如此迷茫。
曾经能够毫不犹豫喊出来的理想,直到此刻,连自己都已经看不懂自己。
张教授并不知道此时的林根生在想什么。
也不知道对方正在经历内心的挣扎。
他只是提醒道:“总之,有什么就说什么。不完美才是人嘛,又不可能每个人都是许院士。”
林根生许久没有反应。
直到外边终于传来了脚步声。
张教授才压低声音道:“许院士来了!”
闻言,林根生才瞬间回过神来。
他赶紧跟着张教授起身,往门口迎去。
不多时,一道年轻的身影出现在不远处。
两人快步走去。
“许院士!”
没有事先约定,林根生和张教授几乎异口同声地开口。
“久等了。”
许秋淡淡地说了一句。
随后便带着两人返回了会议室。
许秋向来没有寒暄的习惯。
因此落座后,没有多余的话语,直接就开始了业务能力的考察。
他的问题,集中在多发性硬化科研领域。
虽说林根生是熟人介绍。
但总归是要选拔有能力的人。
一直以来,许秋实验室其实都处于缺人状态。
当然,这所谓的“缺人”,其实是缺少人才。
以许秋给出的待遇,真要是放开了招人的话,恐怕隔天就能让实验室爆满。
但问题在于……人再多也没用。
尤其是科研领域。
一万个普通人,有时候顶不上一个有着灵光一现本事的天才。
然而这种天才却几乎不可能在市面上流通。
早早地就被各大科研机构,乃至于院士收入麾下。
就比如林根生。
他的能力其实非常强了,但这次若不是汪居廷主动放走他,估摸着林根生就是等到下辈子也不可能来许秋的实验室了。
当然,此时许秋并不知道林根生的真实水平。
在此之前甚至都只和对方有过一面之缘。
因而,必要的考核肯定不能缺少。
尤其是如今,多发性硬化新药的研发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快的话,两三个月就能出成果。
但如果出一点岔子,时间就可能要成倍增长了。
原因很简单——
因为当下整个项目组,基本上就是靠许秋一人撑起来的。
像汪居廷。
他所在的研究所,就算汪居廷几个星期,乃至于几个月不露面,进度也不会落下太多。
但许秋这边就完全不一样了。
许秋如果不在,基本上就难以推进。
这也是过于优秀的个人能力所带来的必然。
多发性硬化,换成其他人,哪怕是院士亲自带队,可能都要七八年,乃至于数十年才有可能出成果。
但在许秋这里,一两年就能成。
而且这还是正常情况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