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60年代:签到万物,悠闲生活 > 第590章 开始建设机械厂

第590章 开始建设机械厂(1/2)

目录

陈教授接过名片,仔细端详了一番,然后抬起头道:“我对机械厂的建设也很感兴趣。不过,我现在的科研项目任务也比较重,能否协调时间来支持你们?”

李向明立刻回应道:“陈教授,您放心。我们会根据您的时间安排,灵活地与您沟通合作。我们可以提前预约时间,只要您能在关键节点上给我们一些专业指导,我们已经非常满足了。”

陈教授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嗯,你们的诚意让我很感动。那好吧,我可以加入你们的顾问团队,但希望你们能按时完成各项筹备工作。”

李向明欣喜若狂,激动地握住陈教授的手说:“感谢您,陈教授!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您的期望!”

在李向明邀请一些专家学者的时候,龙腾企业即将建设机械厂的消息也传播开来,整个机械领域的学术圈都为之震动。

众多专家学者听闻了李向明的大志,纷纷被他的情怀与决心所打动,一些早已退休的老工程师更是在得知消息后,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决定投身其中。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龙腾企业的办公大楼里,李向明正坐在办公室里,研究着机械厂的筹备计划。

门突然被轻轻推开,秘书走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向明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了一丝期待的笑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摆,向着会议室走去。

当他踏入会议室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一位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专家学者们正端坐在椅子上,目光专注地看着李向明。

坐在首席的是一位名叫林院士的老前辈,他虽已年逾古稀,但眼神依然锐利如炬。

看到李向明进来,他微微点头,起身迎了上去,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伸出手来:

“向明啊,久仰大名!今日前来得见,实乃欣慰。

我听闻你筹备机械厂的事,心中甚是高兴。

咱们国家的机械行业发展需要像你这样有志之士的努力,我虽已退休,但身体尚可,还想去贡献一份余热啊。”

李向明连忙与林院士握手,眼神中满是敬意与感激:“林院士,您能来,真是太好了!机械厂的筹备,正需要您这样的专家指导。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林院士微笑着拍了拍李向明的肩膀,说道:“向明,我对你的能力深信不疑。

机械行业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我们这些老家伙虽然退居二线,但心始终牵挂着行业的未来。

你的机械厂项目,我看很有前景,我愿意出山,与其他同仁一同助力你,为国家的机械事业再添砖加瓦。”

这时,其他专家学者们也纷纷起身。

那位头发花白、背有些微驼,曾在机械设计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赵教授,上前一步,略带感慨地说:

“向明啊,我们这一代人,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机械行业。

如今虽已退下,但看着国家的机械事业仍在蓬勃发展,我们心里怎能不激动?

你搞这个机械厂,我们都觉得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愿意加入其中,为你出谋划策,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李向明感动得眼眶微微湿润,他环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真诚地说:

“各位前辈,你们的到来,让我深受鼓舞。

机械厂正筹备阶段,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但我相信,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们一定能克服一切,打造出一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机械厂,为国家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一位退休的机械工艺大师站了起来,目光坚定地说:

“向明,你就放心吧!我们会毫无保留地传授我们的经验和知识。看到年轻的你们为机械事业拼搏奋斗,我们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让机械行业的薪火得以传承下去。”

还有其他几位专家学者也纷纷表达了心声,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机械行业的热爱和对未来机械厂的期待。

李向明看着眼前这些老专家学者们,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在这一片热烈的氛围中,李向明与各位专家学者们热烈地讨论着机械厂的发展规划,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整个会议室里,只听得见他们对技术细节、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激烈讨论声,那声音仿佛是机械行业发展的一曲激昂赞歌。

在六七十年代那个充满挑战与变革的年代,机械厂的建设正有条不紊地展开着。阳光洒在这片繁忙的工地上,如同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李厂长穿着一身略显陈旧但干净整洁的蓝色工人制服,早早地来到了建设工地。他迈着稳健而有力的步伐,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期待。每一步都仿佛在诉说着他对这个机械厂建设的决心和热情。

工地的大门处,一面鲜艳的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龙腾机械厂建设现场”几个大字醒目而庄重。

李厂长沿着土路缓缓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芜的土地,杂草丛生,仿佛在静静地等待着一场伟大的变革。

他微微抬头,望向这片土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工地上,各种施工设备已经就位,发出低沉的轰鸣声。

挖掘机像一个巨大的钢铁巨兽,它那有力的铲斗不断地挥舞着,将泥土一铲一铲地挖起,然后倒入运输车内。

驾驶操控室的司机师傅全神贯注地盯着操作面板,双手稳稳地握住手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但他的目光始终坚定而专注,仿佛在与这台机器融为一体。

在工地的另一个角落,测量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几位年轻的同志,他们眼神中透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责任的担当。

其中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测量员,手中拿着卷尺和水准仪,弯着腰,仔细地测量着每一寸土地。

他先将水准仪架设在预定的位置上,调整好高度和焦距,然后通过目镜仔细地观察着远处的标尺。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着一丝专注和谨慎。

每一个数字都仿佛是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他轻轻按下测量按键,然后迅速记录下数据。

一旁的同事们则不停地协助他,有的帮忙搬运测量工具,有的在旁边认真地核对数据。

一位老技术人员不紧不慢地走过来,他的身上仿佛带着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沉稳和智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