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你猜呀(1/2)
第773章你猜呀
八月初,吐蕃茹本纳囊赤托杰带兵再攻邠州,车光倩依旧在泾水两岸谷地深沟壁垒以拒之。只是这次吐蕃人的打法很灵活,放弃了笨重的盔甲,采取轻弓对射的战术,跟汴州军耗时间。
一旦车光倩派兵反击,他们便会暂时退却。待汴州军折返回战线后,这些灵活的吐蕃轻步兵便会尾随追击,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死伤。
但总体而言,还是弓术更差,弓箭也更差的吐蕃人伤亡更大一些。只是纳囊赤托杰好像不是很在乎这个,依旧是严格执行“弹性进攻”的策略。
这种打法有点恶心人。
你不管他们吧,吐蕃人要打到邠州州治城下。
你防着他们吧,吐蕃人时不时就来跟你对射。
你要是反击吧,他们拔腿就跑,等你跑不动了折返回营地的时候,他们便会一路尾随。
一不小心就要吃点亏。
军情有变,车光倩写了封信,送到在长安都亭驿内坐镇指挥的方重勇那里,直言吐蕃军改变打法,或许即将有重大军事行动!
方重勇立刻派人支会车光倩:按兵不动,守好邠州一线。
虽然表面上稳如老狗,但他心中也涌起一丝不详的预感。
以目前的状态来说,吐蕃人在泾川一线耗时间,完全没有必要。他已经让散员营的精锐,穿插到连云堡的西面,采取打了就跑的策略,袭击吐蕃人的粮道。
越是拖时间,吐蕃人的后勤就越困难。就在前几天,李承宏这一支的宗室及联姻家族,已经被天子李琦下旨斩首,以儆效尤。
这是方重勇对外发出的政治信号,说明此事到此为止不会再波及到他人。也是警告那些关中天龙人,要作死请便,只要你们觉得脖子硬,可以随便作。
到时候我把你们送上断头台就行!
经过这么一闹腾,达扎路恭想在长安找政治盟友,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也就是说,通过在长安制造混乱的办法,来拖方重勇的后腿,那就是痴心妄想。
所以,达扎路恭的杀招是什么呢
方重勇站起身,在临时布置的简陋书房内踱步。
正在这时,张光晟急急忙忙的走进书房,对方重勇低声禀告道:“官家,吐蕃军一部,已经突破李宝臣部设在鸟鼠山警戒线,奔着凤翔府而来了!李宝臣之子李惟岳不战而逃,已经被王难得逮住,请官家定夺!”
果然!
方重勇让张光晟带传令兵进来,没想到,这次负责送信之人,居然是南霁云!
“战况如何”
方重勇没有二话,开门见山询问道。
“回官家,吐蕃军暂时还没突袭,但李宝臣所部军心涣散,王将军指挥不动,只好命李惟诚将他们后撤到武功县。王将军已经放弃雍县,屯兵陈仓,在此立栅建营垒,以待吐蕃军来攻!”
南霁云说得很详细。
“知道了,你去通知王难得,让他把兵马也撤到武功县,让李惟诚把他麾下那些杂鱼撤到长安。
不守了,我们在长安城下跟吐蕃军较量吧。”
方重勇摆了摆手,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南霁云本来心中都急得冒火,但看到方重勇如此镇定,心中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官家都不怕,他确实没什么好怕的!天塌下来哪里轮得到他去顶啊!
南霁云匆匆忙忙而来,匆匆忙忙而去。等他走后,方重勇连忙将李筌找来,告知了他吐蕃人转变进攻方向的事情。
“我们大意了,没想到李宝臣之前赢得太过偶然。凤翔府的防御,实际上千疮百孔,是李宝臣以攻代守,给了吐蕃人凤翔府固若金汤的假象。
现在吐蕃人调转枪头从这里进攻,该漏的时候还是会漏。之前在鸟鼠山伏击,可一不可再,该补账的时候还是得补上。”
李筌无奈叹了口气,也算是明白了目前他们所面临的战局。
现在的局面,吐蕃军和汴州军可谓是两路交战,哪一路都不能松气。
主力对主力,偏师对偏师。
达扎路恭亲自带兵走凤翔府,跟方重勇掰手腕。而纳囊赤托杰则是把车光倩的兵马拖住,不让他支援长安。
“本官已经让王难得带兵回撤到武功县,把吐蕃人引诱到长安城下来打,你以为如何”
方重勇询问道。
要么就不打,要打就来长安打,不得不说,李筌很是钦佩方重勇的气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下这样的决心。
类似的情况已经超脱了战略战术的范畴,涉及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譬如说,当年巨鹿之战前,项羽所面临的情况,绝对是很不利的。就算司马迁有吹牛的成分,项羽以弱击强绝对可以确信没有说谎。
要是按照正常的战略战术部署,很显然应该把秦军拉扯到淮南淮北这里打。渡河莽到河北作战,从常理上说,是极端危险的。
可是,项羽就是赢了,赢在了破釜沉舟的气魄上。
所谓主将,很多时候要打赢对手,除了冷静的头脑外,还需要有过人的气魄。
安全的办法,当然是层层阻击,像车光倩之前对付吐蕃人那样。可是长安以西的情况,还是稍稍有些不同。
汴州军刚刚跟李宝臣的兵马换防不久,跟异地作战已经没有区别,所谓布防也是做做样子。
这个时候继续西进,在前方部署防线,跟来势汹汹的吐蕃人的针尖对麦芒,那就有些托大了。
一旦败了,那些败兵想撤都很难撤回来。
还不如故意露一个破绽,让吐蕃人继续深入,继续西进,直到他们抵达长安城下,然后在僵持中后勤崩溃!
在达扎路恭看来,长安非守不可,是方重勇身上的一个巨大包袱,政治意义巨大。
但在方重勇看来,长安就是战场,是给吐蕃人挖好的墓地,就算打烂了又如何
这座城池,才是限制吐蕃人用兵的好地方!
“官家,下官以为,让王难得撤回来,与中军合兵一处,确为上策。
只是,此战若败了,官家前些年积累的人望与威信,恐怕也会荡然无存。
事情真的被逼到这一步了吗”
李筌叹了口气询问道。此刻他已经知道自己作为“谋士”,不如方清这位“主公”的地方在哪里了。
输在了决断的气魄上。
在方重勇看来,让关中百姓看看汴州军,是怎么在长安城外,将吐蕃人打得丢盔弃甲的,这正是摆开戏台子唱大戏啊!想找这样的机会当真是不容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赢了,三军气势如虹,一个新朝廷就如旭日东升一般,足以打消所有质疑。李承宏之流,便如跳梁小丑一般可笑。
可要是输了,那就是丢大脸了。将来汴州军要是再想进关中,可就未必如这次顺利,指不定会出什么状况。
当然了,方重勇现在也是没有什么选择。与其仓促派兵,在雍县附近和吐蕃军决战,还不如把兵马撤回来,在长安以逸待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