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破案:我的眼睛能锁定凶手 > 第570章 红蜘蛛(2)

第570章 红蜘蛛(2)(1/2)

目录

听到欧队长的回答,叶默的目光瞬间锁定那个麻布袋。

仔细端详后,他发现麻布袋表面有多处磨损痕迹,袋身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破洞,有些地方的纤维线条杂乱地勾了出来,仿佛在诉说着被拖行时的遭遇。

不难推测,麻布袋在拖行过程中,极有可能被尖锐物体反复刮擦。

思索片刻,叶默条理清晰地看向欧队长,有条不紊地说道:“这样,接下来安排两组人员。第一组迅速对该大桥的施工单位展开走访调查,重点了解案发前后施工现场的人员和车辆出入情况,以及是否有可疑迹象。第二组人员,即刻带我前往案发现场,进行实地勘查。”

“好的,我马上去安排。”欧队长应道,转身迅速去调配人手。

“对了,被害人身上的这根项链,有没有进行过鉴定?”叶默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追问道。

“已经鉴定过了,的确是一根纯金项链,含金量颇高。”欧队长回应。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凶手的杀人动机应该就不是为了求财。结合被害人身上衣物完整,却唯独没有穿鞋的情况来推测,凶手和被害人之间大概率彼此认识。”叶默一边分析,一边踱步。

“是的,我们也倾向于熟人作案。因为被害人的死因初步判断为机械性窒息,其骨头上没有明显伤痕,衣服也没有被利器破坏的痕迹。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被害人没有穿鞋子,且死后被床单包裹,种种迹象表明,被害人遇害的地点极有可能是室内。”欧队长点头认同。

闻言,叶默也认可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时间里,侦查组成员迅速分为两组。

一组人员带着任务,前往案发现场。

另一组则奔赴大桥的施工单位,展开细致的走访调查。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被害人年龄在三十到五十岁之间,遇害时间大概是在一个半月前。

推测被害人极有可能是在自己家中,被熟人勒住脖子,导致窒息身亡。

被害人遇害之后,凶手顺手将床上的床单扯下,将尸体包裹起来,随后装进麻布袋中,驱车来到飞来湖水库进行抛尸。

并且,被害人家境优渥,大概率不是远清市本地人。

所以,接下来排查的范围必须扩大,从本市扩展到全省,乃至全国。

针对近期全国所有的失踪女性案件,进行逐一比对。

无论工作量多么巨大,都务必尽快确定被害人的身份。

叶默深知,自己必须争分夺秒破案,否则红蜘蛛案的调查,将会被进一步拖延。

很快,叶默在办案人员小刘的带路下,来到了发现尸体的位置。

小刘走在前方,指着水库边的一块大石头,介绍道:“叶队,当时被害人的尸体,就是在这里发现的。此处位于水库下游,经常会有垃圾顺着水流冲到这个位置。当然,这里也是一个钓鱼的绝佳地点,因此吸引了不少钓鱼人前来垂钓。”

叶默闻言,目光扫视着周围,发现此处果然有不少钓鱼爱好者,正专注地盯着水面。

尸体被麻布袋装着,刚开始被抛到水中的时候,由于重力作用肯定会沉下去。

随着尸体逐渐腐烂,体内产生大量气体,包裹着尸体的麻布袋就会慢慢浮起来。

最后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漂到此处,才被钓鱼人发现。

叶默随后顺着上游望去,两座横跨水库的大桥一前一后,出现在水库上游的位置。

其中一座桥上车流来往密集,另一座桥因为在施工,所以并没有开通。

于是,叶默指着那道正在维修的大桥,开口问道:“一个半月前,那座桥开通了吗?”

“没有开通,清江特大桥在三个月前就已经封路了,预计要在今年四月份才能开通。”小刘回答道。

“那现在正在通车的这座桥叫什么名字?”

“这座桥叫徐清大桥。”

“带我去徐清大桥看一下。”

“好的,我们也认为凶手就是从徐清大桥把尸体扔下去的,因此也将桥上所有的监控都排查过了。”说着,小刘便带着叶默,前往前方那座最有可能成为抛尸点的徐清大桥。

毕竟车子可以直接开到桥上,凶手只需选个车流量少的时间段,直接将被害人尸体从后备箱搬出来,扔进水库里,整个过程花费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

很快,叶默等人来到大桥上。

这座桥长1.2公里,是二清高速路上的一条交通要道,平日里车流量极大,到了夜间,过往的大多是大货车。

大桥双向通车,中间被绿化带隔开,两边都是双车道,由于是高速路,大桥禁止摩托车和行人通行。

而另外一座正在维修的桥,则允许行人和摩托车通行。

大桥上,小刘开始和叶默讲述两边的通行方向:“这边是通往肇会花城佛山那边的,而前面则是去往西广,株州等地。”

结合被害人家境优渥这一情况分析,叶默认为,凶手极有可能是从花城那边过来的。

毕竟珠三角地区,广州那边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诞生了不少有钱的拆迁户。

于是,叶默来到右边的这条桥梁高速路上。

高速路桥梁两侧的护栏高度在一米二左右。

被害人穿的女士羽绒服尺码是xL码的,适合身高在170-175cm、体重在130-150斤的人穿着。

凶手要将装有130斤到150斤左右重物的麻布袋,举过一米二的护栏抛下去,并非易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