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豆腐渣工程水电站大坝!(1/2)
第三百零三章豆腐渣工程水电站大坝有宝藏,刚才癫痫病患老人黎汉三透露出来的。
这个消息无疑刺激着疲不堪的叶敏。
那股兴奋劲儿很上头,即便是饱读诗书的叶教授,也有个探宝挖掘,解开未知,探寻真理的迫切期待。
话说,读书人似乎都喜欢这种颇有趣味,稀奇古怪,引发探知欲的东西。
有这种情绪调动起来,许毅然在靠近山边下低矮的空洞位直:艰难生起火堆,余下的众人围绕起来抱团取暖。
这鬼天气,最怕淋湿身子,寒气入体感冒,加上叶敏身体虚弱,紧急救援包里没有女性用品,考虑不算周全,回头许毅然要让分散救援的队伍加入这个东西。
如今社会说起来也不算敏感的话题,女人正常的生理期,避而不谈显然颇有讳疾忌医之感,正确面对才是道理。
“背岩村委那边有大坝?”
围在火堆前烘烤闲聊间,许毅然仔细聆听黎光珠的话,不由发出一声惊叹。
“是的,许副县长,这天河流,翻过地下暗河溶洞的山头,那边有一个大湖泊,你可以认为是个蓄水池。”
“上游有一个大坝,就叫做背岩大坝,河面宽度也有接近三十米,落差有快要八米,发电能力很好,每个月电网收入颇丰,但达为历史原因,村委、本地村和私人经营者存在一些矛盾。”
黎光珠很珍惜地系着领导给他递来的烟,纵使沾湿了水,仍旧像是品尝美味,不愿意放过每一口。
兴许这时候,来一根烟,尼古丁的刺激,会让身体感受到温暖,会暂时忘却眼前的自然灾害。
“看样子你对背岩天坝挺熟悉的,有么矛盾??”
“说来听听。”
许毅然循循善诱说:“刚才在村委,你不应该当众举报,揭开某些人的短处和痛点。”
“或许你情非得已,但这样做,你日后工作将很难开展。”
刚下车,黎光珠就有古代拦路喊兔的决心,言词里外都说村委吃了回扣,诈了孔径村,背地里少不了利益输送,三番四次倒转田地谋取不正当利益。
基层工作很是艰难大家都清楚,存点儿私心,拿点儿利益,在党性觉悟不高的同志心底,认为很正常,认为是理所当然,认为是取之无碍。
其实这已经算是踩过红线了!用过几年处理这类案件的专用名词来说,叫做蚁贪!如蚂蚁一样,点滴蚕食,搬运,贪污。
看上去每次索要的东西,钱财,都不多。
或许几百、几千,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很多了。
扎根基层的贫墨官更采用细水长流办法,以此来掩盖贪污的事买真相,谋取不正当利益,属于违法行为。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外婆就是背岩村委,下由村......也就是背岩大坝所归属村落的人,平日里逢年过节,那些远房亲戚都有说这件事,好几年了,听到耳朵都起茧。”
黎光珠有点舍不得,把烟屁股扔到火堆里面,看看起的火苗,脸颊映照着一抹火红。
“这事情很是复杂,呢,有点儿强买强卖和官商勾结的味道在里面,领导,你可以不信,当作故事来听就行。”
“背岩大坝是前十年左右开始兴建筹备,当时村民很反对,涉及到农田被淹没,蓄水面积过大等等诸多问题。”
“还迫使岸边的几户居民,举家迁徙到高低去。”
“况且如果出现像这次类似的极端天气,大坝水位上来,搬迁高处显然也不能逃过灾害,甚至整条村落都会有被淹没的可能性。”
“当地村民曾经上访过,闹过,也吵过,镇政府和县政府貌似都不理不躲。”
“因为当初筹建的老板,主要牵头者是县公安局的某位领导,嗯..现在来说,应该是曾经的副局长、刑警大队大队长杨安和。
“他负责牵头,遇到村民闹事就让派出所过来镇压。”
“甚至不少镇政府的人,都听他的。”
官官相护!“闹腾最大的一次,是8年前的中秋,村民原本是准备答应的;手臂哪扭得过大腿啊,服软是唯一的出路。”
“余下莫非是商量好来,掌出个方案,替十多户村民争取更大利益呗。”
“不知道消息什么时候走漏了,被远在山阳县的杨安和听到找了一个莫须有的理由,竟然以捣乱执法,窝藏罪犯,派了军队的人过来镇压!”
“我的天啊,那个场景,简直是惨不忍赌!”
“我那时候读大学,大专,放假刚好去外婆家走一下亲戚,差点也被干了。”
“那些家伙一点不讲理,逮住闹腾最凶的那几个人,就一顿收拾,杀鸡猴,打得遍体鳞伤,哀鸿遍野,惨不忍赌!”
“最终屈服在杨安和的淫威下,村民签署协议,大坝开始兴建。”
说到这里,他再次恭敬客气地接过许毅然递来华子,放在嘴边看,感觉不妥,拿起来,靠近火堆,待得烟雾腾升,燃起,狠狠吸了一口。
伴随看特殊烟草味的烟雾吐出,黎光珠紧皱的眉头不见丝毫舒展,反倒是更用力拧起。
难怪这话说话咬文嚼字的,原来还是个大学生。
虽是大专,但在十年前,大专很值钱了。
天学生回乡担任村委的职务,扎根基层,这份决心不容易。
能为乡里村中带来先进的思想,务实的行动力,如果对应专业还能帮助当地农耕蓄牧的发展。
“人在做,天在看,坏事做多了,会有天谴的!”
“杨安和副局长家里独女听说患有白血病,长期接受治疗,要移植骨髓,去了美丽国。”
“他一个公职人员根本支撑不起如此庞大的治疗费用和移植费用,即便贪!!”
他咬牙切齿地说:“所以,建设水电站大坝时,监守自盗,坑了合伙人,来自男江城的一位姓夏的老板,是他的外戚。”
前前后后坑了至少五百方吧,数字不太准确,都是道听途说,但夏老板前两年在水电站大坝落成时,跟村民喝多了说出来。”
得亏夏老板资金雄厚,家里是搞破铜烂铁的,倒卖生铜,国内外都有很好的销路,家底丰厚,若不然,换个稍微少点底蕴的,都会被他搞死!”
“这件事闹得很凶,以至于杨安和被迫辞职远走高飞,不知所踪,夏老板追诉无望,只能掐看鼻子认!”
“听说,在美丽国找到的专家医生,也是夏老板的关系和路子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