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红楼从庶子开始 > 第567章 真话假话

第567章 真话假话(2/2)

目录

徐文厚翻了一记白眼:“虽说如此,但本王还是觉得不爽,感觉像被玩弄于股掌之中,贾兄至少得请我吃一顿酒赔礼道歉。”

“等城破了,十顿也没问题!”贾环慷慨地道。

“这可是贾兄你自己说的,可不能反悔。”徐文厚嘿嘿一笑,勾着贾环的肩头往前行去。

自打上次在铁网山死里逃生,二人之间的交情明显更深了,小胖子对贾环也是越发的信任和敬佩。

…………

御帐内,乾盛帝召见了一众大臣,将贾环所提出的策略拿出来讨论,当然,挂的是岷王徐文厚的名义。

其实呢,像“只诛反贼骨干,赦免下层官兵”这样的分化策略,众大臣不是想不到,而是不敢提。

因为双方都眼杀红了,仇结大了,乾盛帝也是满腔怒火,恨不得诛尽城中所有反贼,一众大臣揣摸圣意,自然不敢提出赦免叛兵的分化策略,而且一众伴驾大臣当中,其中不少大臣的家人惨遭灭门,尸体还挂在城头上,同样恨不得杀光城中的反贼。

正因为这些原因,如此有效的分化策略,竟愣是没人提出,如今既然是岷王殿下“倡议”,所以大家都交口称赞,很快便获得了绝大部份大臣的附议。

此外,贾环提出的开放海上通商口岸,进行自由贸易,促使洋商输入粮食的方法比较新颖,同意和反对者各掺半。

事实上,持反对意见的大臣,还是秉承着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想我泱泱华夏,物华天宝,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没必要跟洋人进行自由贸易,开放朝贡贸易已经是对蛮夷之国的莫大恩赐了,若彻底放开自由贸易,西洋人那些乱七八槽的东西肯定会大肆涌入大晋,譬如火器泛滥,到时赚到的蝇头小利恐怕还不够管理成本呢。

不过,如今国内确实缺粮,所以经过一番争论后,大臣们达成了折衷的办法,在天津卫设立市泊提举司,但只接受粮食贸易,洋商不再需要出具朝贡文书便可以进行贸易,且不受配额限制,只需用粮食便可换取茶叶、生丝、瓷器等紧俏的商品。

大晋是东方富庶大国,而茶叶、丝绸、瓷器等在西方国家非常受欢迎,一转手便是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利润,所以西洋人不惜飘洋过海,也要跑到东方来做买卖,奈何大晋自给自足,根本没兴趣跟洋人做生意,只给有限的进贡贸易名配额,逼得那些西洋只能用走私,甚至掠夺的方式来获得货物。

如今大晋在天津卫开放通商口岸,不需要白银,只需要运粮过来就能获得货物,此消息一经诏告天下,在大晋沿海游弋的西洋商人都是大喜过望,就像闻到了味儿的苍蝇般纷至沓来,首先喝到头啖汤的,自然就是在山东沿海、日本和朝鲜一带活跃的洋商了。

此时已经在台湾澎湖一带建立根据地的红毛荷兰人也闻风而动,随即,满载各种粮食的商船鼓足风帆驶向渤海湾。

…………

不知不觉已经是乾盛八年的中秋节了,外面兵慌马乱的,市面上的粮食一天一个价,像贾府这种大户人家也开始缺粮了,为了节约粮食,下人们一天只能吃一顿,自然不可能再像往年那般唱戏请客,大摆宴席了。事实上,贾母是八月初三生日的,生日宴同样取消了。

这一日,贾琏从外面回府了,是被下人抬着回来的,头上被敲了一闷棍,当场头破血流。

原来贾琏今日外出买粮,走了熟人的路子,总算花高价弄到了三石粮食,结果回来的路,竟被一群蒙面人给劫走了,光天化日之下,可见城中的治安已经乱到什么程度了。

中秋节当晚,明月高挂,玉鸡坊一处偏僻的黑巷小破院里,十数名黑衣大汉正狼吞虎咽地吃着刚出锅的面疙瘩。

这伙正是白天抢了贾琏的那伙贼人,为首者长相凶横,名叫倪二,人送外号醉金刚。

这个倪二本是市井泼皮,靠着放高利贷为业,如今城门被围,里面人出不去,外面的粮食也进不来,物价飙升得厉害,连倪二这种人都吃不起饭了,便纠集一帮人干无本买卖。

这时,一名贼人将一张传单递给倪二道:“倪大哥,今天在街上捡到的,也不知写的是啥。”

那倪二倒是识得几个字,一看那传单的内容,顿时心热起来,舔着嘴唇道:“这应该是城外扔进来的,杀死一个叛兵赏银二两,杀死一名小旗赏银十两,总旗五十两,百户一百两,千户一千两!”

“真的假的?”一众贼人不由都双眼放光,纷纷问道:“找谁领银子?”

倪二嘿笑道:“自然是找城外的皇帝的,不过这买卖不好干,弄不好会掉脑袋。”

一众贼人都大笑起来:“咱们现在做的买卖就不掉脑袋?不干咱们早就饿死,草!”

目录
返回顶部